法律

争议“竞业限制”,腾讯首度起诉离职员工

  “(腾讯)是第一次用这样的方式(法律诉讼)对待离职员工。”11月11日,面对记者关于“腾讯员工离职风波”的提问时,腾讯首席行政官陈一丹言语激动。

  11月6日,“腾迅QQ把员工告上法庭,两年内不许踏足互联网”的帖子在天涯等各大网络论坛上悄然现身,发帖人自称是腾讯的离职员工,日前他和部分腾讯离职员工均收到了腾讯提起的违反竞业禁止义务诉讼,并称诉状已寄到这些员工家中,给他们的工作与生活造成麻烦。

  11月7日晚,腾讯发表声明,证实确已对15名前员工提起违反竞业禁止义务诉讼,并称“某公司为了谋求便捷发展,不断对腾讯员工进行恶意挖角,给腾讯公司正常的经营活动造成了极大困扰,并导致了腾讯所投入巨资的一些研发项目搁浅、商业机密流失”。

  一石激起千层浪。作为腾讯的竞争对手之一,社区网站51.com随之浮出水面,“51.com对腾讯恶意挖角”的说法在业内不胫而走。

  “员工的流动本是一个很正常的行为,腾讯对此保持开放性态度。”腾讯CEO马化腾11月11日向本报记者表示,“但我们有个底线,不允许把企业的商业秘密带到(竞争)对手的公司,去直接开发同类型的产品。”马认为,此次“恶意挖角”对腾讯带来了较大的伤害,腾讯是不得已才动用法律武器维护权益。

  事实上,在互联网业界,由于业务重合度较高,人员流动性较大,公司与员工之间签订“竞业限制”协议已属惯例,由此引发的诉讼也屡见不鲜。然而长期以来,由于“竞业限制”的边界模糊,加上取证难等问题,使得遭遇类似司法诉讼的公司和个人都倍感尴尬。此前,即便是轰动全球的微软诉李开复跳槽谷歌案,最终也是以庭外和解的方式不了了之。

  在此背景下,腾讯针对15名离职员工“违反竞业禁止义务”的集中起诉自然备受关注。

  “恶意”挖角?

  “截至目前,公司确认有13名从腾讯过来的员工被腾讯起诉。”11月12日,“挖角门”的另一主角51.com打破沉默,公司新闻发言人黄绍麟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正考虑聘请律师团队替被诉的腾讯前员工应诉。

  成立于2005年8月的51.com号称是目前中国最大的社交网站,其创始人CEO庞东升在多个公开场合表示,依靠QQ黏性用户群构建庞大社区网络的腾讯,“是(51.com)最大的竞争对手。”

  2006年5月,51.com与美国红杉资本中国基金、海纳亚洲创投完成首轮600万美元投资协议,公司进入招兵买马的扩张期。

  “正是从2006年下半年,51.com就开始从腾讯挖人。”有知情者对记者透露,“形式很直接,一个电话打过来,直接开出两到三倍的工资待遇。”

  面对种种诱惑,两年来先后有超过70名腾讯员工跳槽到51.com。据记者了解,这些跳槽员工中,有的连腾讯的期权甚至都未完全兑现便撒手走人。“51.com待遇之丰厚可见一斑。”上述知情者表示,“这对于腾讯基层,尤其有着一定经济压力的年轻研发人员诱惑最大。”

  更令腾讯恼火的是,部分离职员工甚至将原单位研发部门的通讯录带走,然后鼓动尚未离职的员工跳槽。一位腾讯内部员工对记者透露,“我们有的研发部门,几乎每一个员工都接到过(51.com方面)挖角的电话。”

  对此,黄绍麟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两年来的确有不少原腾讯公司的员工先后加盟51.com,但也有很多是来自其他互联网公司,“我们是按照公司发展的需求来招揽人才,并非针对某一家公司恶意挖角。”

  据黄绍麟介绍,在51.com的用户中存在大量对休闲类游戏的需求,而公司也正在为此酝酿推出棋牌类休闲游戏,“我们预计年底会推出一个公测版本,目前一个超过40人的网游研发团队正在加紧赶进度。”

  目前,腾讯拥有中国最大的休闲游戏运营平台,而据上述知情人士透露,“51.com挖的人便主要集中在网游和社区这两大研发部门,此次被起诉的15名员工均来自原腾讯这两个部门。”

  “竞业限制”的尴尬

  目前,此次“挖角门”争议的焦点集中在对“竞业限制”的理解和界定。

  腾讯方面认为,上述被诉员工将原属腾讯的技术和商业秘密带到竞争对手公司,并直接开发同类产品,违反了当初与腾讯签订的“竞业限制”协议。

  根据一名离职员工提供的资料,腾讯与员工签署的“竞业限制”协议具体内容为(在双方劳动合同的第7页):乙方无论因何种原因离职,自离职之日起2年内不得在研究、生产、销售或维护甲方经营范围的同类产品与服务(包括即时通信软件产品、通信聊天交友服务、移动通信增值服务、网络电子游戏、网络娱乐、互联网信息资讯、其他网络产品、其他通信产品、其他软件产品等)的企业事业单位或与甲方有竞争关系的企业事业单位工作,也不得以任何方式直接间接地为这些企业事业单位工作或提供服务。

  离职员工颇感委屈地认为,由于上述协议几乎涵盖了绝大部分互联网业务,这意味着签署“竞业协议”的离职员工“在两年内不许踏足互联网”。

  对此,上海中汇律师事务所知识产权律师游云庭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从自身利益最大化考虑,在设定“竞业限制”的范围时,肯定倾向越宽泛越好,“但法院肯定也会根据员工在腾讯工作期间的工作性质,以及其新工作的性质来确定两者是否存在利益冲突,如果确实存在,才会适用相关的竞业限制法规”。

  “事实上在‘竞业限制’的界定上,本身也存在一定的难度和漏洞。”游云庭对记者透露,有的公司从对手挖角后,将被挖员工的劳动关系转入另一家第三方公司,这样一来,“虽然明显是为竞争对手开发同类产品,但却从法律上规避了‘竞业限制’”。

  此外,更大的困难存在于司法取证上。腾讯方面认为,被诉员工有将原属于腾讯的技术和商业机密带到竞争对手的行为。“即便是基层研发人员,对很多腾讯产品的源代码构成也都了熟于心。”上述知情者透露,但很多技术泄露并不是以“物理的、现成的”形态出现,所以导致在取证上存在很大难度。

  “很多技术很难界定是否属于从原东家转移出来的,除非找到了‘物理’上的证据。”游云庭举例,在前段时间沸沸扬扬的富士康诉比亚迪侵权案中,富士康获得了员工转移商业机密的邮件,“但在一般情况下,这种取证很难。”

  多位业内人士在接受采访时均认为,包括腾讯针对离职员工等类似的关于“竞业限制”的诉讼,都颇有“醉翁之意不在酒”的意味。而一位腾讯内部员工私下透露,“公司这样做,主要也是想对现有员工起到警示作用。”

  不过,在游云庭看来,“竞业限制”犹如一把双刃剑,在威慑公司现有员工的同时,也会对欲加盟者造成一定的心理影响,甚至会打击现有员工的士气,“这也是尽管互联网业内恶意挖角的事件频繁发生,但真正被原东家诉之法律却并不多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