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

知识产权的主要类型

  知识产权是智力劳动产生的成果所有权,它是依照各国法律赋予符合条件的著作者以及发明者或成果拥有者在一定期限内享有的独占权利。

  它有两类:一类是著作权(也称为版权、文学产权),另一类是工业产权(也称为产业产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知识产权法》

  第三条本法所称的作品,包括以下列形式创作的文学、艺术和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等作品:

  (一)文字作品;

  (二)口述作品;

  (三)音乐、戏剧、曲艺、舞蹈作品;

  (四)美术、摄影作品;

  (五)电影、电视、录像作品;

  (六)工程设计、产品设计图纸及其说明;

  (七)地图、示意图等图形作品;

  (八)计算机软件;

  (九)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作品。

  1、立法保护,即指国家通过立法赋予民事主体对其知识财产和相关的精神利益享有知识产权,并予以法律拘束力的一种保护。

  2、行政保护,即指国家行政机关对当事人某些比较严重违反知识产权法律的行为予以行政处罚,以及对某些知识产权向权利人予以授权等的行政行为。

  3、司法保护,指对知识产权通过司法途径进行保护。

  4、知识产权集体管理组织保护,即较弱小的知识产权人为维护自身利益与势力通过形成某种组织,由该组织代为处理知识产权保护相关事宜。

  5、知识产权人或其他利害关系人的自我救济。知识产权人或其他利害关系人通过设立专门从事知识产权法律或管理事务的部门,制定知识产权战略,确定如何保护知识产权和避免对他人侵权的一系列具体措施与手段。

  6、舆论导向保护,通过正确合理的知识产权保护舆论引导,营造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氛围。

  知识产权是依照各国法律赋予符合条件的著作者、发明者或成果拥有者在一定期限内享有的独占权利,一般认为它包括版权和工业产权。

  当你发现自己所享有的知识产权受到侵犯时,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维权:

  1、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投诉并申请行政查处知识产权侵权行为。

  2、向报社、网络等新闻媒体曝光。

  3、搜集、保存对方侵犯你所享有的知识产权的证据,有必要的话可以咨询律师,请律师对侵犯知识产权事实进行调查、取证、委托公证。

  4、与侵权行为人协商解决知识产权纠纷事宜或通过法律诉讼解决,维护自己知识产权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