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低驾龄驾驶员存在的安全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汽车已不再属于奢侈品之列,但随着车辆的不断增多,交通管理工作存在的深层次矛盾也就逐渐显现出来。最突出的表现就是交通事故发生频繁,给国家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重大损失。根据公安交管部门有关数据显示,驾龄在三年以下的驾驶员发生交通事故的比例占到事故总数的52.66%,这一惊人的数据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与深思。我国目前驾驶员以每年近4万人的速度递增,而每年有10万余人死于车轮下,导致事故的原因,50%以上是“驾驶员采取措施不当”。这个“措施不当”,实际上就是驾驶经验与技术问题。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新的“事故增长点”,司机新手已成为主要的“马路杀手”。
一、低驾龄驾驶员易引发交通事故的原因
(一)经验、技术因素
驾驶员作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基础和源头,其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了道路交通事故的多少。低驾龄驾驶员由于缺乏驾驶经验,多数又心高气盛,过于自信自己的驾驶技术,这就容易出现开快车、开斗气车现象,极易引发交通事故。据笔者了解,由于驾驶人员教育培训滞后,现在在一些驾校其实很难学到实际的驾驶技术,这就导致驾驶人员许多实际技术、技巧都不具备,尤其是在紧急状态下不能采取果断措施,及时消除事故隐患。单纯的加油、刹车、换挡、打方向是没问题,一旦遇有突发情况,难免就会因为心虚而操作不当发生意外。尤其是一些刚领到驾驶证的人,实际上都是新手,也是生手。新手上路,路人皆惊。
(二)心理因素
现代交通的不断发展,不但要求驾驶员具备全面的知识和技能,而且还应具备较高的生理和心理条件。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驾驶员的不良心理因素也是造成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此外,驾驶员的情绪和情感也与行车安全有密切关系,如能带着积极的情绪和情感开车,就会勤于观察,仔细思考,准确判断,对具体的驾驶操作也有促进作用。而若在消极的情绪和情感的支配下开车,就会无精打采,懒于观察,反应迟钝,动作迟缓,很容易发生事故。因此,与生理素质相比,心理素质对安全行车的影响更大,要确保安全行车,驾驶员就应当注意调节各种不良心理因素,以保持良好的驾驶情绪。然而由于低驾龄驾驶员大都性格开放,心高气傲,对自我情绪的调控能力也不强。在行车过程中,低驾龄驾驶员多数存在着与众不同的特殊心理特征,这些特殊的心理特征往往是引发交通事故的隐患。
第一:侥幸、冲动心理。对可能出现的复杂情况估计不足,或对自己的违法行为心存不被发现的侥幸,以及对自己的车况、技术过于自信,认为凑合一下还能开。
第二:赌气、迁怒心理。碰到不顺心或违背自己意愿的事而赌气,把车辆当成发泄自己怨气、向对方施行报复的工具。或者将自己的怨气迁怒于超越自己、或行驶缓慢的车辆。
第三:恐慌心理。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和刺激如走险路、山路,事故多发路段时,情绪过于紧张与恐慌会导致感觉混乱,运动失调,操作失误。
第四:恃强和自我表现心理。有的低龄驾驶员在开好车或重要部门的车时觉得“高人一等”,争道抢行,横冲直撞;或是盲目自信,虚荣心强,喜欢表现,如车上有老乡、同学、年轻异性时,想露一手给他们看看,开“英雄车”、“逞能车”,以博得赞扬和夸奖。
第五:注意力分散。开车时喜欢与同车人聊天,打电话或抽烟吃零食、陶醉于音乐之中等。
二、建议与对策
(一)树立遵章守法的良好习惯,不断提高自己的驾驶技术
首先,就低驾龄驾驶员来说:要时刻记住“马达一响,集中思想,车轮一转,想到安全”。同时在确保自己技术熟练、应急能力强,可以保证安全的情况下,方能独自驾驶车辆。每一项工作都是熟能生巧,开车更是如此,只要平时多问、多练、多学,一点点积累经验,发生事故的几率就会减少。在目前情况下,作为低驾龄驾驶员,如果觉得自己手生,心里没底,就要慎重开车上路,平时多找机会“练兵”,等有了足够的信心和技术、经验再上路,这才是对别人、对自己最负责任的做法。此外,还应加强安全知识和法律法规的学习及安全意识的养成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次,就公安交管部门来说:一要做好机动车驾驶人员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不断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民交通安全意识。当然,交通安全宣传是一项社会工程,仅靠公安交警一家唱独角戏是很难做到面面俱到。必须依靠当地党委政府和各职能部门,建立社会化的宣传教育网络。二要强化驾驶证考领工作,把好学习、考试、发证关,以确保驾驶员的“出口”质量。三要对机动车驾驶人的交通违法行为严管重罚,使驾驶人对交通安全工作的重要性从内心深处得到高度认识,做到自觉遵守交通法律法规。
(二)杜绝驾车的不良心态,并强化自我调节情绪的能力
一是加强情绪心理稳定的调节。低驾龄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要尽量消除紧张、急躁、侥幸、称雄等情绪,积极坦然地对待周围的人和事,避免过激的心理活动,做到“养心在静”,注意保持心理平衡状态,达到规范驾驶行为。
二是注意力高度集中。驾驶员在行车时要经常进行自我提醒:“我在开车”、“开车安全第一”等。情绪波动较大时,可以选择安全地点停车,下车散散步、做一些运动和深呼吸来缓解紧张波动情绪,以保证正常的驾驶动作不受影响。
三是调适情感心理环境。驾驶员在定期进行体格检查的同时,还应该加强修养和涵养,扩大心理容量,提高心理承受力和应激力。另外,就单位专职驾驶员来说,单位要合理安排工作,并经常与其家属取得联系沟通,努力杜绝驾驶员的不良生活习惯,并引导驾驶员从事一些有益的业余文体活动,以消除精神和体力上的疲劳,使其心情愉快,精力充沛。
四是适时开展驾驶员心理素质训练。公安车管部门可根据驾驶员心理素质的具体情况,组织人员安排驾驶员心理素质训练计划。训练项目可根据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如进行事故多发地段驾驶员操作优化训练,驾驶反应时间训练等,从而有效提高驾驶员的临危处置能力,杜绝重、特大行车事故的发生。
(三)改进和优化驾照的考核和审核制度
就证照考核方面来说,笔者建议公安车管部门建立一套系统的、适应实际操作的考核程序。如:在理论考试中多涉及临危处置方法等。同时,建立优良驾驶员制度:即在全面实施驾驶员记分制度的基础之上,定期开展优良驾驶员的评选活动,对于遵章守法、安全驾驶,未发生交通事故和违章的驾驶员,授予优良驾驶员的称号,并可给予延长驾驶证的有效期、免予审验等方面的奖励,从而达到鼓励先进,鞭策后进的目的。此外,还应加强对重点驾驶员进行管理:即对经常违章或交通事故的重点驾驶员,除了要吊扣或吊销其驾驶执照外,还应进行有针对性的交通安全教育。为增加社会效果,还可在报纸、电视台和广播电台进行曝光。
总之,对低驾龄驾驶员来说,拥有纯熟的技术,保持良好的心态是极其重要的。当然,这些都是依靠平日的训练和培养。只有让安全守法意识扎根于自己的心灵深处,才能有效保证行车安全,才能避免人间惨剧的发生,才能真正为“和谐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