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

进行外汇倾销需要满足的条件有什么

  外汇倾销是指一国降低本国货币对外国货币的汇价,是本国货币对外贬值,从而达到提高出口商品价格竞争力和扩大出口的目的。外汇倾销是向外倾销商品和争夺国外市场的一种特殊手段。

  以美元对日元的汇率变化为例,从1985年2月26日至1995年10月10日,美元与日元的比价从原来的1美元合264日元,跌至100.43日元,1955年4-5月间还跌破80日元,美元贬值62%,这意味着,一件100美元的美国商品1985年在日本的售价为26400日元,而1995年仅为10043日元,而一件26400日元的日本商品1985年在美国的售价为100美元,1995年则为263美元。

  由此可见,一国的货币(如美元)贬值即汇率下跌后,出口商品用外国货币(如日元)表示的价格降低,这就提高了该国(如美国)商品的价格竞争能力,从而有利于扩大出口。而同时,进入该国的外国商品(如日本货)以该国货币(如美元)表示的商品价格就会上涨,削弱了该外国商品的价格竞争力,从而又会限制进口。因此,实行外汇倾销会同时起到扩大出口和限制进口的双重作用。

  然而,外汇倾销不能无限制和无条件地进行,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才能起到扩大出口和限制进口的作用:

  (1)本国货币对外贬值的幅度大于国内物价上涨的程度。本国货币对外贬值,必然引起进口原料和进口商品的价格上涨,由此带动国内物价普遍上涨,使出口商品的国内生产价格上涨。由于货币对外贬值可以使出口商品的外汇标价马上降低,而国内物价上涨却有一个时滞,因此外汇倾销必须在国内价格尚未上涨或上涨幅度小于货币贬值幅度的前提下进行。

  (2)其他国家不同时实行同等程度的货币贬值和采取其他报复性措施。换言之,外汇倾销措施必须在国际社会认可或不反对的情况下方能奏效。

  (3)不宜在国内通货膨胀严重的背景下贸然采用。一国货币的对内价值与对外价值是互为联系、彼此影响的。

  最后,必须注意实行外汇倾销的代价十分昂贵。由于外汇倾销的实质是降低出口商品的外汇标价以换取出口数量的增加,从而达到增加外汇收入的目的。

  因此,外汇倾销实际上使同量出口商品所能换回的进口商品数量减少,贸易条件趋于恶化。这就是说,外汇倾销可以推动商品出口大量增加,并不等于出口额必然随之增加。另外它有时甚至会引起国内经济的混乱,出现得不偿失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