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责任险成“中国制造”输出瓶颈
根据全球十大律师事务所之一路伟(LOVELLS)律师事务所基于欧盟最近数据的分析,自英国引入《欧洲产品安全指令》起的一年多时间来,整个欧洲范围内每周汇报的危险以及召回产品的数量一直在增长,今年危险产品的通告率比去年的平均数值增加了25%。
数据同时显示,到目前为止,中国产品的安全通告数量高居榜首,在之前的近18个月内,所有关于中国产品的通告数量占总量的50%左右。
路伟律师事务所产品责任合伙人罗德·弗里曼表示:“产品召回事件继续在大幅攀升——这一趋势迄今还没有减缓的迹象,制造商正在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他们在新的法律下所负有的责任……”他还称,在处理产品安全问题方面,中国正在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地区。
上述数据和观点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产品出口商的保险意识薄弱已成为制约中国国际和地区贸易的瓶颈之一。由于中国强劲的经济发展,贸易顺差很大,但与此同时,国内制造商及出口商对于产品出口到国外之后,对产品质量等带来的责任问题比较忽视,由此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国外在中国采购量的下降以及大量企业被迫卷入“跨国官司”,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事实上,产品责任保险是可以帮助出口企业化解部分风险和减少损失的一个有力渠道。但即便如此,根据几家保险公司的统计,国内采购商愿意购买保险的人还是只有凤毛麟角的4%,而且大多也是因应国外进口商的要求被动投保。
据美国商会和其他中间机构的调查,欧美采购商在中国采购时最担心的如产品质量和赔偿、解决突发事件的能力、售后服务、新产品开发速度等问题,正逐渐被产品责任保险所代替。
反观中国的出口企业的保险意识并不强,90%以上的供应商没有产品责任意识,这表现在对保险服务提供商提供的服务不是非常了解,特别是对一些国际上知名的保险公司知之甚少;以及由于国内出口企业对国际通行的标准不了解,比如保险单内容、北美地区的全球司法管辖等,直接导致了在遇到问题时茫然失措。
为了防患于未然,现在有不少美国采购商已强制中国出口企业全部投保产品责任险。这就使得此前不被重视的产品投保责任险开始成为出口产品竞争力的一个部分。令人颇为欣慰的是,国内少数城市的生产商认识也在提高,以深圳为例,作为全球第四大出口港,产品责任险在今年前9个月中实现保费收入人民币2.21亿元,同比增长57.62%,保费收入占财险市场总保费的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