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

《中國婦女的狀況》廣泛參與國家和社會事務的管理

  在中國,婦女全面參與國家和社會事務的管理,為中國的民主和法制建設作出了巨大貢獻。

  中國婦女在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中占有重要的位置。1954年召開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時,共有女代表147人,占代表總數的12%﹔到1993年召開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時,女代表已增至626人,占代表總數的21.0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常設機構。一屆全國人大有4名女常委,占常委總數的5%,到八屆全國人大時已有19名女常委,占常委總數的12.3%。1954年到1993年,先后有宋慶齡、何香凝、蔡暢、陳慕華等8位婦女擔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

  人大女代表在立法以及國家和社會事務管理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她們尤其關注教育衛生、生態環境、婦女兒童和殘疾人權益的保護、社會治安和社會風氣等問題,積極提出立法和政策建議,努力促進這些方面的進步與發展。《婦女權益保障法》等一些法律的制定就是在女代表的提議和參與下實現的。

  中國婦女積極參加政治協商會議活動。1993年召開的第八屆全國政協會議的委員中,有女委員283人、女常委29人,分別占委員和常委總數的13.52%和9.2%。參加政協的女委員都是社會各界的優秀人士,具有廣泛的代表性。她們從不同角度對國家大事和政府工作提出意見,進行協商,發揮民主監督作用。鄧穎超、康克清、錢正英等7位女性曾分別擔任過全國政協主席、副主席。

  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中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中國共產黨中,目前已有女黨員700多萬人,占黨員總數的14%。許多優秀婦女擔任了黨內各級領導職務。第十四屆中央委員會中有24名女中央委員和候補中央委員﹔中共中央各部正副部長有6位女性。在中國的八個民主黨派中,有近11萬名女黨員,有的黨派女黨員占41%。八個民主黨派的中央領導機構中,女性有203人,八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著名學者和社會活動家雷潔瓊女士,即是中國民主促進會的主席。

  參加政府工作是中國婦女參與國家和社會事務管理的重要途徑。建國以來,曾有一位女性擔任過國家副主席、名譽主席,有兩位女性擔任過國務院副總理,兩位女性擔任過國務委員。中國的改革開放政策不但促進了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而且為婦女參政進一步創造了條件。1993年,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中婦女已占32.44%。1994年國務院各部委有女正副部長16名,全國有女省長、副省長18名。在全國517個城市中,有300多名女性當選為正副市長。

  中國婦女是加強法制建設、維護國家安全的重要力量。在司法機構中有一大批女法官、女檢察官、女律師。1992年,全國有女法官21012名,女律師4512名。

  廣大婦女關心國家大事,關心政府工作,積極參政議政。自1953年第一次基層人民代表選舉開始,歷次換屆中婦女參選比例都在90%以上,1984年以來則高達95%。婦女除經常通過各種群眾組織反映意愿和要求外,還用信訪方式就政府工作和社會問題向有關部門提出意見和建議,并通過新聞媒介表達對各種問題的看法。

  各級婦女聯合會代表各族各界婦女對國家社會事務進行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這是中國婦女參與政治的重要途徑之一。在中國,婦聯組織能夠代表婦女參與人大和政府制定涉及婦女切身利益的法律、法規工作,并監督法律法規的實施。婦聯組織可以建議政府有關部門下發關于解決婦女問題的政策性文件,也可以向國家機關、社會團體和企事業單位推荐女干部。

  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把婦女參政作為中國民主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為了改善女干部成長的外部環境,提高婦女參政比例,確保婦女真正享有憲法賦予的政治權利,黨和政府多次專門就培養選撥女干部工作發了文件,召開會議,做出一系列規定。目前全國已有23個省(自治區、直轄市)、244個地(市、州、盟)、2106個縣(旗、區)的黨政領導班子中有了女性領導人。為促進民族平等、團結、進步和各民族共同繁榮,政府特別重視培養少數民族女干部,建立少數民族學校,舉辦少數民族婦女干部培訓班,選送少數民族婦女進修學習,促進少數民族女干部的迅速成長。到1992年,全國已有少數民族女干部60.76萬人,占全國少數民族干部總數的26.6%﹔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中,有少數民族女代表106人,占女代表總數的17%,而且有三位少數民族婦女當選為八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少數民族女干部已成為少數民族地區政治、經濟、社會發展的骨干力量。

  中國政府正在制定《中國婦女發展規划》,以進一步推動婦女參政和全面參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