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民法通则到民法总则,我们距离中国的民法典还有多远?
从民法通则到民法总则
民法,是规定并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间、法人间及公民与法人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曾经说过,“在民法慈母般的眼里,每个人就是整个国家。”民法与每一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它确认每一个人的权利,以自愿、平等、公正的法则促进人与人之间正常有序交往。每一个条文的设计与变动,都可能深刻地影响到我们的生活。
民法通则与民法总则,只有一字之差,意义却大不一样。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颁布于1986年,那是一个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还比较低,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还不太完善的时代。一部制定于经济体制改革初期的民法通则,难以避免还保存着很多计划经济时代的烙印。而随着法治进程的推进,从1991年的收养法,1995年的担保法,1999年的合同法到2007年的物权法,民法领域的单行立法不断补充完善,各个单行法律制定于不同时期,立法的指导思想也存在着差异,这就导致我国现在的民事立法,文字简单但不明了,有逻辑但不严谨,有体系但支离破碎,甚至出现了“撞车”现象。
更严重的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旧的民法法则很多已经解决不了新的问题了,比如我们的虚拟财产安全,再比如8岁的“熊孩子”用父母的手机给女主播打赏了几十万人民币能否追回等等。
所以,我们需要对现有的民法进行一次整合与更新,需要有一个总纲领来协调各个民事单行法。民法总则,就是这个统摄民法框架结构的“龙头”。
民法总则草案包括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组织、民事权利等内容。“而草案还确立了平等、自愿、公平、诚信、守法、绿色等原则,这些原则为基础,民法总则草案修改或完善了一些制度,这些制度因为和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而备受关注。”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司长陈越良对《北京周报》记者说。
从民法通则到民法总则,升级的不是一个字,而是一个时代。它标志着我们国家的民事法律体系日趋成熟和完善。而民法总则作为民法典编纂的第一步,它的问世也就意味着,中国的民法典,离我们已经不远了。
从民法总则到民法典
民法总则是民法典的总则编,发挥着纲领性作用。在科学的民法体系中,民法总则用来规定适用于民法其他各编的一般性制度。
“什么是民法典呢?简单的说,它是保障个人权利最重要的大法,在我们国家的法律体系中的地位仅次于宪法,法官裁判民商事案件的基本依据。关乎到一个人从摇篮到坟墓,一生中的方方面面,它有生活的百科全书之称。”陈越良说。
民法典的制定在中国经历了几起几落的过程,如果从1954年新中国第一次启动民法典的起草工作算起,现在已经是第五次进行民法典的立法工作,时间跨度长达60余年。
中国曾经分别于1954年、1962年完成了民法草案、民法草案“试拟稿”,可由于“反右”、“文革”等原因,编撰工作均中途搁置。改革开放后,我国第三次重启民法典编撰,但是受当时的条件限制,这次编撰也中途停止。当时,立法机关决定,先分别制定民事单行法,待条件具备时再制定民法典。2002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首次审议民法典草案,但鉴于民法典内容复杂、体系庞大、学术观点有分歧,这次审议后,民法典编撰再次延期。
2014年,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上,提出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编纂民法典,这是在中央文件中首次明确提出“编纂民法典”。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第五次民法典编撰随后启动。
民法典的编纂采用“两步走”思路:第一步,编纂民法典总则编(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经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后,提请2017年3月召开的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第二步,编纂民法典各分编,拟于2018年上半年整体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经全国人大常委会分阶段审议后,争取于2020年3月将民法典各分编一并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审议通过,从而形成统一的民法典。
制定民法总则,编纂民法典,对于全面依法治国,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对普通公众来说,自治者间普遍性的合乎正义的规则的建立,意味着民事权利的保护将被提升到一个新高度,合法私有产权将得到更有力的保护。
(原标题:从民法通则到民法总则,我们距离中国的民法典还有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