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行政参与的法律应对及完善
【摘要】:由于中国特殊的历史文化背景,公众的行政参与无论在法律上还是在实践中,与发达国家相比,都还存在很大差距,但随着中国民主法治进程的不断推进,公众行政参与的落实与实现还是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就公众行政参与的类别和法律状况观之,应继续完善公众行政参与的路径与制度保障。
【关键词】:公众行政参与参与种类法律应对及完善
“参与”意指“参加(事务的计划、讨论、处理)”,而“参加”则可进一步解释为“加入某种组织或某种活动,提出(意见)”。[1]“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无非就是两大类,即制定规范的抽象行政行为和作出处理决定的具体行政行为”,[2]所以,公众行政参与一般在两种意义上展开,一是参与抽象行政行为,重点是对行政管理计划、方针和政策、行政立法提出建设性意见,发表自己的看法,二是参与具体行政行为,在具体行政行为处理中发挥功能和作用。
公众参与国家行政管理活动对中国人来说,既新鲜且富有挑战意义,在长期的封建统治下,“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等严格的等级观念禁锢着人们的思想,统治阶级与公民形成了界限分明的权力的两极,公众极少有机会进入国家的决策层,参与公共事务的管理,“在中国历史上,几乎没有规模化的政治参与,政治参与只是一种个体化的非制度化的偶发性现象”,[3]这是中国独特的社会历史文化所决定的。
公众行政参与的实现需要如下基本条件,一是统治者管理理念的转变,公共事务的管理不再为所管理者垄断,而且十分需要公众的参与与配合,配合不仅检验决策的正确、科学与否,且可以大大提高行政效率,使管理者的意图得以迅速实施和实现。二是公众社会地位的提高、参与意识的增强,公众不再仅仅作为“被管理者”,而是以“行政相对人”的身份出现,“行政相对人”不是普通的“公民、法人”,而是指“参与行政法律关系,对行政主体享有权利或承担义务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4]该概念在学界被普遍认可,这本身就说明了公众在行政管理关系中的地位的确立。事实上,公众在各项管理活动中勇于和乐于发出自己的声音,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一大特色。三是制度保障,公众参与最根本的法人法学》2007年第6期。(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黄凤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