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死”悲剧呼唤劳动意识
据报道,湖北男子王小林曾是村里第一个大学生,毕业后放弃工作,不做事甚至不愿做饭,最终被人发现“宅死”家中,疑是饿死。“他参加工作后很难适应单位的要求,其主要原因是缺乏吃苦精神。”王小林的姐姐说:“如果人有来世的话,我希望他做一个能劳动的人,能自食其力。”
知识技能可能是腾飞的翅膀,但是每个人同时是普通劳动者,具备最普通的劳动意识和劳动技能是生存的基础。
近些年来,部分孩子的生活能力、劳动技能意识、很低、很弱,比如“博士生不会炒鸡蛋”、“大学毕业了还找不到回家的路”、“脏衣服邮寄回家让父母洗”。很多大学生将自己当做高高在上的天子骄子,缺乏和基层劳动、基层岗位的有效对接。眼界非常高,技能却非常低。就像王小林,不满意学校工作,在家里却非常懒惰,不会做饭,不会干农活等。冬天吃生食,连最起码的养活自己的能力都没有。
普通劳动者意识的弱化、生存能力的低下,不仅是技能缺憾,更会造成精神气象的萎靡不振、心理脆弱:自信力不够强,男孩子不愿冒险,不敢承担,不敢独立,不敢探索等等;女孩子过分娇弱,依赖性强等等。就像王小林,稍不满意,就卷铺盖回家,显然就是一种心理脆弱、人格自大。
无论我们接受过什么样的高等教育,有着怎样丰厚的知识积累,这些都属于“知识技能”,还要要学会起码的生存能力和生活技巧。另外,作为最基本的劳动者,还应具有劳动意识和生存自立能力,勤俭奋斗,自食其力,拿得起放得下,特别是遭遇到残酷、失败和不如意时,也要勇敢站起来,超越自我,独立坚强、永不懈怠。
因此,应该早日将普通劳动者意识和生存能力的发展纳入孩子的发展构成,通过制度设计和考试考核,提升孩子的生存能力,多提高生存能生活技能,多一些平和心态,乐于在普通岗位上努力作为,成为造福社会的和谐发展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