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

记者亲见:灾区群众陆续告别帐篷搬进安置房

  截至5月28日19时,四川6个地震重灾市州已建成过渡安置房27108套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解决灾区群众临时居住问题成为灾区最紧迫的任务之一。随着抗震救灾工作的逐步深入,各省市援建的过渡安置房源源不断运往四川省地震灾区,灾区群众的居住问题短期内将得到普遍解决。

  灾区群众等待过渡安置房

  都江堰市民李春秀的家在汶川大地震中成了危房。现在,她们一家人住在都江堰翔凤桥社区受灾群众安置点,这个临时的家有一个门牌号——A区11号。5月27日下午,她热情地邀请记者到家中做客。

  记者看到,翔凤桥社区安置点一侧有3个弧形顶大棚,每个大棚高6米、长50米、宽20米,十分显眼。李春秀的家就在中间那顶大棚里。

  李春秀告诉记者,地震发生后,她家的房子成了危房,除了一身衣服,没有带出来任何物件。家不能回,李春秀两口子带着儿子在一辆大客车里呆了两个晚上。“一个人一个座位,夜里就坐着睡”。直到5月23日被安置到这里后,全家人才睡了一个好觉。

  在李春秀的家里,床头放着方便面、饼干,还有一箱牛奶。床脚放着洗脸盆、洗衣粉,旁边是一箱矿泉水。李春秀告诉记者,这些都是来到这里后,政府工作人员给他们发的。屋里还有一盏节能灯,灯线拉到床头边,李春秀躺着就能够得着开关。帐篷前后都能打开进人,有窗户,通风条件良好,光线也不错。

  5月27日是李春秀的生日,晚餐自然也就“奢侈”了点儿——花18元买了一只卤鸭,她说卤鸭的价格和平时一样。她告诉记者,等搬进过渡安置房,稳定下来后就出去打工。“政府又搭帐篷又送吃喝,我们总不能光向政府提要求、喊穷,等着吃救济吧。”她说。

  记者了解到,翔凤桥社区受灾群众安置点总共有500多顶帐篷,临时安置了大约2000人。为李春秀一家挡风遮雨的大棚,在翔凤桥社区受灾群众安置点总共有5顶,是由上海宝钢集团公司捐助的。该企业销售部部长李思昌告诉记者,大棚是由彩钢瓦制成,防震性好,因为设计了天窗、大门,通风性也不错。受灾群众只需把平时居住的帆布帐篷搬进去,就能成为一个个独立的空间,刮风下雨都不怕。在安置点后面,是另外两个大棚,一个用作餐厅,一个用作浴室。

  李春秀家旁边的大棚被开辟成了文体娱乐室,里面有乒乓球桌和彩电等。记者在李春秀家里采访时,她的儿子正和小伙伴们打乒乓球。

  加班加点搭建过渡安置房

  离大棚不远处,宝钢集团的工人们正在忙着搭建过渡安置房,再过几天,安置点内的部分受灾群众就可以入住了。到时候,李春秀现在居住的大棚将被改成集贸市场。

  从李春秀家里出来,记者来到过渡安置房建设现场,宝钢集团公司销售部部长李思昌拿着图纸,正指挥着工人:“小心点儿,对准,不要留空隙……”记者看到,已经搭建好的几排过渡安置房,门对门之间间隔4米,背靠背间隔1.5米。在混凝土浇灌的地基上,铺了一层约10厘米高的钢制地梁,每间房在地梁上竖着插了6根钢立柱,整个安置房结构牢靠而稳固。活动房的墙体厚度大概为6厘米,由两层彩钢板中间夹着一层厚度、密度均达到一定标准的泡沫组成。“钢体外层镀了一层锌。”李思昌告诉记者,这样既隔热又能阻燃还有保温作用,是轻钢结构活动房的重要组成部分,屋顶采用的也是这种材料,可以起到冬暖夏凉的效果。

  记者测量了一下,每个样板间接近20平方米,内部高约2.8米。有两个窗户,门窗能开能锁。李思昌介绍说,和固定的泥砖房不同,活动房采用螺栓连接,这是一种软连接,具有弹性,震动中,各个梁柱之间有相互冲撞的余地,不易裂开或坍塌。这种房子建拆都容易,即使房子倒塌了,用一把扳手就能迅速拆开房子,救出里面的人。

  记者在李思昌提供的图纸上看出,每排房子的两头都规划有厕所、盥洗间等公共卫生设施。他表示,过渡安置房在翔凤桥社区要建8000平方米,大约需要半个月时间。安置点内还将修建超市、菜市场、医疗机构等,完全能满足群众的日常生活需要。

  3个月内全部搬进安置房

  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安置房的建设,时间相当紧。李思昌告诉记者,如果条件允许,即使实行三班倒,也要在计划时间内完成任务。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消息称,地震灾区过渡性安置房建设将新增加50万套,总数达到150万套,并要求承担对口支援任务的有关省市妥善安排运力,将过渡安置房及配套建筑尽快运送到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还对过渡安置房的建造标准做了明确规定,即:每套20平方米左右,室内配置电源、燃气设施,满足基本居住需要;轻钢结构,符合抗震要求;采用保温隔热、防火墙体材料,可回收,符合环保要求;保证质量,确保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