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

新形势中国律师行业发展论坛

  律界精英直陈我国律师行业未来几大“考题”

  新华网北京12月6日电(记者邹伟)“新形势下中国律师行业发展论坛”5日在京举行。500余位法学学者、司法系统领导、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及资深律师就“未来三十年中国律师行业发展趋势如何”等话题展开讨论。与会者纷纷表示,在国内外政治经济不断发生深刻变化的形势下,我国律师行业要在未来实现可持续发展,尚面临着几大“考题”。

  中国律师如何更广泛参与国际业务

  “国际经济秩序的新变化为国际法律服务的发展带来新契机。”北京市律协监事长赵晓鲁说,在国际金融危机还未完全结束的情况下,当前中国经济相对活跃,将进一步成为世界投资的乐土,因此涉外服务业以及国内服务业具有涉外因素的业务,将会有一个比较大的发展。

  “然而,现在国家最缺的是真正能够适应中国的公民、中国的企业对外交往需要的法律工作者。”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主任郝惠珍告诉记者,以北京为例,现有律师事务所1200多家,真正开展涉外业务的不到30家,其中能够提供高端法律服务的比例更小。

  “国际化、全球化是律师行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与那些国际知名律所相比,国内的律师人才储备、律所业务拓展等方面还有不小的差距。”赵晓鲁说,国际这一块业务是国内整个法律服务行业一个巨大缺失,需要认真地去研讨如何填补空白,让中国的律师在未来国际经济贸易继续重构过程中发挥更多更重要的作用。

  法律人才培养如何适应律师行业发展需求

  “1979年,全国的律师不到200人,经过30年的努力,今天职业律师已经达到15万以上,平均每9000人有1名律师,虽然跟原来相比已经有很大的进步,但与西方发达国家平均每300人1名律师的水平相比还有差距。”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管委会主任梅向荣说,为社会培养出更多法律人才是当务之急。

  “律师人才数量增长的同时,质量更要稳步提高。”清华大学法学院院长王振民表示,当前许多大学法学院所设立的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跟当前律师行业的发展需求有很大的脱节。

  王振民说,中国的法学教育和中国的法律职业还没有构成一个法律共同体。放眼国际,有些国家法学院的课程是由律师专业协会来规划的。我国虽然不一定要达到这样的程度,但法律职业界更多参与法学教育,按需求培养人才,这对双方都是非常有益的。

  “我们在培养法律人才时一定要找准在法治中国的发展中的定位。”王振民补充说,反映到人才培养上主要有两个基点,一是强调既懂法律又懂其他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二是强调国际性、外向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