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

警惕,网络游戏吞噬小孩子的压岁钱

  春节刚过,亲戚、长辈给的压岁钱少则几千,多则几万。怎么来使用这些压岁钱呢?聪明的家长为防止小孩胡乱支配,主动收交压岁钱,由家长代为保管或部分,小部分由小孩子自行支配,但自行支配的压岁钱究竟应该怎么花?

  诸暨周先生的儿子今年12岁,还在上小学,刚过年,亲戚长辈给了压岁钱,落入自已腰包,偷偷跑到离家很近的一家食用品商店里,购买Q币和手机充值卡玩网络游戏。一开始只购买十元的Q币,后来觉得太麻烦干脆买100元的Q币,随着购买次数的增多,为了防止商家的怀疑,又买起了面值100元手机充值卡,并声称代别人购买,对手机进行充值,玩网络游戏。当亲戚长辈的压岁钱被花光后,偷拿家长放在抽屉里的钱买卡玩网络游戏,被父亲周先生发现。节后短短几天,前后用于买Q币和手机充值卡的人民币竟高达6仟多元,周先生很是恼火,前思后想决定向附近的一家销售Q币和手机充值卡的食用品商店问个清楚。食用品商店老板承认有一个男小孩是经常到这里买Q币和手机充值卡,认为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愿买愿卖,合情合理,自已没有责任。周先生前后一共跑了好几次,店主都是一个态度。

  无奈之下,周先生只得求助于诸暨消保委城东分会。听了周先生的叙述后,消保委同志与周先生一起,前往位于福田花园的某食用品商店。消保委的同志认为,周先生的儿子已满10周岁未满18周岁,根据《民法通则》,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进行与他的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需征得他的监护人的同意。周先生的孩子还在念小学,虽然买卖Q币和手机充值卡不属于上述范畴,但从道德层面上来看,作为经营者,对于12岁的小孩子,在短短的几天里,动用数仟元的压岁钱购买Q币和手机充值卡,经营者有劝说、拒绝出售和告知监务人的义务。对周先生而言,作为监护人,平时应加强对子女的教育,使其形成正确健康的消费观念,远离网络游戏,将主要的精力花在学习和个人素质的提高上。经过一番耐心的协商,最终,店主终于认为自己不问不闻,连续不断卖给小孩Q币和手机充值卡,而且消费数值较大,有不妥的地方,同意赔礼道歉,以后碰到类似情况主动与家长沟通。家长也承认小孩子沉迷于网络游戏,是自己管教小孩不严的结果。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生活条件的日益改善,昔日遥不可及的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早已走入千家万户,不少小孩沉迷于网络聊天、网络游戏。引导未成年人合理消费,诚实做人,正确处理学习与休闲的关系,培养健康向上的价值观,将是广大父母乃至整个社会的重要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