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协将替消费者免费打官司
在日常生活中,因为消费纠纷数额较小,很多消费者考虑维权成本后只能“沉默”,不愿维权,一些垄断行业的“霸王条款”长期不改,侵害多数消费者权益现象时有发生,即便消费者个体提起诉讼,该诉讼解决的也仅仅是消费个体问题,无法对这一类问题做出具有“广泛适应性”的约束。
修改后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下简称新《消法》)在解决这些问题方面有什么新特点?记者采访了省消协秘书长狄伟,他解释,新《消法》建立了消费公益诉讼制度,当发生涉及多数消费者利益的群体性消费事件时,消协就可以出面代表这些消费者向法院提起诉讼,状告商家侵害消费者权益。
新《消法》建立消费公益诉讼制度
新《消法》第四十七条规定,对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中国消费者协会以及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的消费者协会,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狄伟解释,此次新《消法》重新界定了消费者协会的组织性质,履行的是“公益性”职责,对商品和服务进行社会监督。在原有七项职能的基础上,赋予了消费者协会更多的职责。中国消费者协会和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的消费者协会可针对“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提起公益诉讼。
这一规定明确赋予消费者协会消费类公益诉讼的主体地位,赋予消协“公益诉讼”权,由原来只能支持消费者起诉到可以代表消费者进行“公益诉讼”,是一个很大的突破。这种代表不特定多数消费者诉讼制度,是保护消费者集体利益的重要制度设计。
此前,如果消费者权益受到损害,运用得比较多的途径有两种,消费者个人或推选的代表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或者由政府有关部门主导解决和处理,对经营者进行行政处罚或提出赔偿方案等。公益诉讼则是针对“众多且不特定的消费者”受到侵害而设定的。消费者比较关注的事情,如“不公平、不合理的格式条款、格式合同”等都可以由消协提起公益诉讼。另外,一些虚假广告和虚假宣传侵害的对象也可以列入其中。
在目前的条件下,单个消费者维权成本高、时间长、举证难,难以与经营者对抗,例如不公平、不合理的霸王条款、虚假广告和虚假宣传等,如果由消协组织代为提起诉讼,依法向法院提起公益诉讼,有助于降低消费者的维权成本,扩大消费维权效果,形成足以与经营者抗衡的强大力量。这进一步充实了消协的维权职责,实现了与《民事诉讼法》有关公益诉讼制度的无缝连接,细化了《民事诉讼法》第五十五条在消费者保护领域的实施内容。
但是,关于公益诉讼的规定还缺乏相应的配套规定,如诉讼费的收取、律师费的承担、赔偿费的分配、经营者拒不执行法院判决的责任承担等,省消协将向有关方面积极反映并与之沟通,推动相关规定尽快出台,同时做好培训工作,争取相关方面支持,解决人员、经费支持,切实落实有关职责。
减轻消费者举证责任
新《消法》第二十三条规定,经营者提供的机动车、计算机、电视机、电冰箱、空调器、洗衣机等耐用商品或者装饰装修等服务,自消费者接受商品或者服务之日起六个月内出现瑕疵,发生纠纷的,由经营者承担相关举证责任。
狄伟表示,条文规定主要在于举证负担的分配上,而不是责任的承担。按照法律的一般原则,“谁主张谁举证”,消费者在维权时要承担举证责任。由于一些商品和服务技术含量高,消费者维权困难。部分省、市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和实施消法办法中做出过难于检测、鉴定的,由经营者举证的规定。新《消法》总结地方立法经验,借鉴国际有关制度,做出了有利于消费者的特殊情形下的举证分配规则。今后,对于一些耐用的、技术含量高的商品和服务,在六个月内出现质量瑕疵产生争议的,举证责任由经营者承担。
新《消法》第二十四条规定,经营者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消费者可以与当事人约定退货,或者要求经营者履行更换、修理等义务。没有国家规定和当事人约定的,消费者可以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内退货;七日后符合法定解除合同条件的,消费者可以及时退货,不符合法定解除合同条件的,可以要求经营者履行更换、修理等义务。
依照前款规定进行退货、更换、修理的,经营者应当承担运输等必要费用。狄伟解释要点,一是明确了消费者的优先退货权。规定商品或者服务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情况下,消费者可以依照国家规定和当事人约定退货、更换、修理;二是扩大了三包规定的适用范围。原三包规定涉及商品仅有20余种。新《消法》规定没有国家规定和当事人约定的,消费者可以自收到商品之日起7日内退货,并明确了7日之后经营者应承担退货、修理、更换义务的情形;三是规定了进行退货、更换、修理的,经营者应当承担运输等必要的费用;四是明确三包期限的起始时间从交付之日起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