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消费投诉攀升,消费者如何维权引关注
随着汽车逐渐走进普通家庭,汽车消费纠纷却也不断增多。车的质量问题、宣传与事实不符、合同里的“霸王条款”等问题引发了消费者的大量不满。
记者27日从“漳州12315”了解到,2012年至今,该部门共接到消费者有关汽车的咨询、投诉1109件,有关汽车的维权件呈不断上升趋势。车市乱象如何解决?消费者的权益如何得到保护?汽车消费维权问题正逐渐引发关注。
汽车消费纠纷层出不穷
“他们故意告诉我说要买的车没货了,却换成一辆低配置的车卖给我。”2013年5月,漳州的谢先生在漳州某车行订购了一部价值898000元的奔驰汽车。缴纳完33万余元首付后,谢先生满心期待地等他的车到货。可几天过后,车行告知谢先生这款奔驰已经售罄,并建议他选择另一部车。
但等谢先生提车时,发现自己“上了大当”。该车配置大大降低,少了大灯随动转向、氙气大灯、LED日间行车灯和大灯清洗等四项功能,尤其是大灯随动转向是谢某特别需要的功能。
“提货前他们告诉我配置上只少了氙气大灯和大灯清洗功能,所以我才付了全款并开具了发票,没想到却受骗了。”面对这样的情况,谢先生气愤不已。
随后,谢先生该车行按其要求的配置重新调一部车。而车行以该车已全额付款给其上级经销商且已开具了以谢某为车主的发票为由,表示只能等该车售出后才能另外调一部车给谢某,并且期限无法确定。
谢先生协商不成愤而向漳州12315投诉,车行与消费者签订补充协议,由车行在三个月内按消费者的要求重新调一部车给消费者,若逾期将按总车价千分之五支付违约金给消费者。
与此同时,二手车市场的消费纠纷也令人堪忧。2013年12月,陈先生通过中介购买一辆现代伊兰特二手汽车,中介承诺这辆车没有出过大事故。但陈先生事后邀请行内专业人士对汽车进行检查。一检查就露了馅,汽车车体密封条一拆开,里面“伤痕”累累,肯定是大修过。
“还好我买车时要求中介将车辆未出大事故的承诺写入购车合同,不然这买车钱可拿不回来了。”在漳州“12315”的帮助下,消费者陈先生拿回了购车款共计25700元。
享受汽车需破解维权之痛
面对汽车市场侵害消费者权益的问题,漳州对发现汽车经销商的违法行为均通过“12315诉转案”依法予以立案查处。在加大对无照经营汽车、欺诈销售、利用“霸王条款”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虚假宣传等违法行为查处力度的同时,漳州市工商局还在部分汽车经销点设立维权直通车,引导行业自律。
在行政机关规范汽车行业经营的同时,作为汽车经销企业更应依法诚信经营,创新服务方式,打造品牌效应,从服务理念上来吸引消费者,自觉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从而树立良好的行业和企业社会形象,获得永续经营、健康发展。
漳州“12315”有关负责人表示,“企业自律、部门监管、社会监督,只有多方共同努力,汽车消费市场秩序才会更加健康、规范、有序,汽车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也才能得到更加有效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