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延保,法律未保护
市民都有这样的遭遇,家里的电器早不坏、晚不坏,偏偏等过了保修期才坏,为此很多消费者都会选择商家推荐的“延保”服务,但实际上“延保”与“三包”是不一样的。昨日,从厦门市工商部门了解到,有关家电“延保”服务纠纷的投诉日益增多。工商部门提醒,目前还没有针对家电“延保”的相关规定,一旦发生纠纷,商家很容易钻制度上的空子,为此,应慎重选择延保服务。
1、故障高发期,不在延保期限内
“延保”与“三包”是不一样的,“延保”服务大多是厂商和销售商自行制定的,延保的维修费由保险公司出,家电出了故障,必须到商家指定的维修点修理,否则就得由消费者自己买单。还有一些商家会在“延保”中规定,多次维修不好而更换同样牌子的家电不能再享受“延保”服务,也不能退延保费等。
另一方面,家电购买后第一年的故障高发期和2~3年的平稳运行期,售后服务成本基本上由厂家承担。而3~5年后的故障高发期,恰恰处在目前商家所推出的延保服务期限之外。
2、大家电付费延保最划算
大家电可以考虑付费“延保”。如某品牌LED彩电售价为19888元,可以延保3年,加上厂家承诺的3年保修期,最多可以享受6年的保修服务,在所有的家电中是最划算的付费“延保”。
小家电一般不必“延保”,豆浆机这样的小家电保修期一般在1~2年,在正确使用的情况下,3年之内基本不会出现问题,多付80元的“延保”最多只能保3年,成本过高。
3、签订书面协议,明确双方权责
目前“延保”服务还不受法律法规保障,最终解释权往往把握在商家手中。消费者与商家签订“延保”服务时,要详细了解“延保”服务点、“延保”期限、“延保”范围、故障责任界定、退保条件等,最好与商家签订书面的协议,并开具票据。否则一旦出现分歧,很难确定责任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