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购热,冷眼看
尽管现在亚马逊、eBay(易趣)等在线销售巨头都开始了圣诞大促销活动,但他们估计,今年圣诞网络购物能够与去年持平就不错了。网购消费作为判断经济形势的一个重要风向标,其低迷的状况足显美国等西方市场受金融危机打击之重。然而,正所谓西方不亮东方亮,网购在中国当下的表现却极为抢眼,与西方相比简直是冰火两重天。国内最大的独立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宝公司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10月,支付宝的日交易额已经达到5.5亿元,这一数字比上半年的数据增长超过了50%。同时,会员人数也迅猛增加,显示了更多人转向网上消费的趋势。
最近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政策措施,极大地增强了全国人民应对金融危机的信心。扩大内需需要拉动消费,而要实现消费拉动则必须有民间消费热情和消费实力支撑。舍得在网络购物上花钱,不仅说明我国消费者依然还有很高的消费热情,更重要的是,这显示了他们仍有足够的消费能力或实力。也就是说,扩大内需在政策上是一种符合经济规律的措施,在现实中也具有可以保证“扩大”的实际内需潜力和基础,这当然会让人合逻辑地看到未来利好的一面。
不过,在我们看到当下网络购物热所释放出积极信号的同时,对网络购物这种商业形式本身还需慎重对待,特别要关注的是,网络购物一直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在整体经济形势趋冷而其自身市场走热的特殊时期,这些问题很可能会变得更加突出,如果解决不好,问题积累起来会产生巨大的负面能量,一旦集中爆发,不仅会对网购经济造成致命破坏,而且还会因打击了民众的消费信心而削弱整体市场需求,导致“拉动”无效反成掣肘。这无论如何都不是我们所希望看到的。
作为电子商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网络购物在我国起步较晚,但发展异常迅猛,各种类型的网购模式异彩纷呈,当当、卓越、淘宝等知名购物网站也纷纷崛起。2007年,中国网购市场扩张明显加快,全年国内总交易量已经达到了594亿元。按照目前的市场增速,考虑到未来3年中国网购市场的发展,总体而言利好因素更多,影响也更大,因此有人预测,至2011年中国网购市场规模将达到4060亿元。
然而,网络购物在基于方便和便宜这两个“硬道理”以及对传统商务实现革命性突破的同时,也伴生着一些似乎是天然性的问题,比如网络信用问题、商品质量问题、安全性问题、售后服务问题、商品配送问题等。这些都构成了网络购物实际发展过程中的障碍。近些年各地消费者组织收到的网购投诉几成倍增趋势,也暴露了网络购物的现实焦虑。
网络购物完全是在一个虚拟的环境中完成交易的整个流程的,这种虚拟导致了传统的有形监管存在介入困难,监管力度难以完全达到;另外,目前我国涉及网络购物纠纷的法律法规主要有《合同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等部分条款,尚没有一部专门的法律法规。因此,网上购物要取得突破,既要尽快建立严格的产品销售商准入制度和网络营运商认证制度,又要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形成有效的网上购物消费者权益保护体系。只有这样,网络购物才能不断进步,才能真正发挥推动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