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

汽车消费维权困局

  案例回放:

  消费者胡先生于2009年初花了近35万元购买了一辆进口越野车,可是没过多长时间,这辆越野车就出现了各种问题,先是后备箱打不开,然后就是在里程刚刚达到1000公里的时候,车辆在行驶中连续出现自动挡锁挡、顶链器出毛病、四驱不离合、行驶无力、速度无法提升、燃烧不完全、冒黑烟等重大质量问题。

  为了修车,胡先生多次前往4S店,而在维修过程中,他的车在4S店停驶时间累计达4个多月之久,特别是自动挡锁质量问题由于我市4S店无技术能力予以维修,转至鄂尔多斯市4S店修理,发生的油费、过路费全部由胡先生承担。车辆在4S店维修的4个多月时间里,胡先生无车可用,只能租用出租车,给他的生活、工作带来极大不便,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但是车辆的问题却没得到彻底解决。

  屡修屡坏的新车让胡先生感到绝望,他于2009年11月找到市消协,要求退车并赔偿损失。

  消协观点:

  接到胡先生的投诉后,市消协对此案进行了调解,但经营者只同意维修,不同意退车。为了帮助胡先生解决问题,市消协先后联系了国家质检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该品牌车在中国的总代理商及代理商所在地的消委会,但得到的答复均是:汽车类商品没有国家强制“三包”政策,只能协调帮助消费者修车,不帮助消费者主张退车。如果消费者要求退车,只能通过诉讼途径解决。

  对于此现状,胡先生感到很无奈,但他并不愿意到法院打官司,仍希望通过调解解决问题。鉴于此,市消协历经近3个月的艰难调解,终于达成了由经营者为消费者补偿8万元,并为消费者更换价值6万元的新发动机的和解协议。更换新发动机后,胡先生的车辆使用情况良好,到目前为止,尚未出现质量问题。

  消协点评:

  市消协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随着近年来私家车的迅猛增加,对于汽车类商品的投诉也在逐年增加,其中最主要的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大中型城市投诉量增长幅度非常大,特别是在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这样的区域中心城市,汽车投诉量成倍增长。不过,小型城市、乡镇的汽车投诉量却略有下降。

  第二,在消协受理的投诉中,中高档车型投诉增长快,涉案金额大的投诉有所增加。

  第三,目前的通讯和网络十分发达,消费者信息交流十分便捷,一旦出现相同的质量问题,车主们会很快团结起来,使得近年来发生的关于汽车的群发性集体投诉越来越频繁。

  另外,部分企业缺乏应有的社会责任感,面对产品出现的质量问题,常常以国内目前无相关技术标准、相关法律规定或国际惯例等借口推卸责任,从而导致消费者对企业不负责任行为的投诉有所增加。

  对于这些问题,消协的工作人员分析,有些汽车生产厂家为了迎合某些消费者的心理,车型变化过快,部分整车性能、配件质量难以保证。一些国外引进的车型,对国内环境的适应性较差。其次,少数驾驶人员因操作不当,导致车辆出现故障,误以为是车辆质量问题。在消协接到的投诉中,有不少消费者由于对汽车技术和结构缺乏认知,提出了不太合理的赔偿要求。此外,部分汽车销售人员职业道德操守较差,为推销车辆,故意夸大整车或某种配置的性能,误导消费者。消费者在使用过程中发现,车辆性能与销售人员的宣传悬殊,从而引发纠纷。消协的工作人员说,目前我国汽车的销售和售后服务市场不规范,执法依据不多,有关行政执法部门的管理难度较大,缺乏有效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手段。一些执法行政管理人员对这一行业的了解还不够,造成执法空白。另外,经销队伍的庞杂,诚信体系不够健全也是导致目前投诉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

  对此,消协建议消费者买车一定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认真考察市场和品牌,选择售后服务的网点建设及承诺做得比较好、厂家监控比较严的牌子;二、选好经销商,避免商业欺诈;三、一定要和商家签一份尽可能合理、完整的购车合同,如商家出现违约或质量问题,可根据合同追究其责任;四、一定要验货;五、保修期内一定要严格按照商家的要求保养、维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