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

“双11”:狂欢向左,理性往右?

  11月11日,这个被民间称为“光棍节”的日子,成了电商年度“盛典”。据了解,在天猫上1分钟交易额就破亿元,6分钟破10亿元,最终天猫及淘宝创造了总额高达350.19亿的网购新纪录。此外,截至11月11日24时,内蒙古地区支付宝成交额达到5.74亿元。“双11”挑起的消费狂热,由此可见一斑。

  读者乌琼芳:“双11”应该是“购销双赢”的,商家的数字统计显然已是盆满钵溢,消费者要“真赢”,除了看折扣,还需要“链条式”的算法:购买时有没有因为网速问题、付款问题摔鼠标砸键盘?等待收货时有没有因为物流迟滞生怨怄气?货品进家后有没有成为鸡肋般的只占空间的懊恼?消费者除了算经济账还得算心情账,成功的消费者不仅是从钱包中少掏钱,还能在理性中多享乐。

  读者万吉良:这一天,我女儿也在淘宝上买了一大堆东西。尽管我不赞成在这一天过度消费,但“电商模式”成奇观,还是让人有几分联想。总听说一些大山里农副土特产品销售难的案例,那能不能让有关部门也建立一公共平台,普及一下网上销售知识,让农民们也尝尝“电商模式”带来的甜头呢?

  读者周行:说实话,我属于比较理性的消费群体,对于商家利用节假日或者巧合的日子大做文章的突击性消费不热衷。但淘宝的营销理念调动了很大一个群体的消费神经,迎合了他们的消费需求,从商业角度来说无疑是很成功。

  读者邓海建:“双11”电商的狂欢背后,但也不是没有代价:快递公司被迫寻找额外的100架飞机运送3.23亿包裹;快递员一天投递160件包裹,在“双11”前猝死……这些容易被忽略的事实,也是不容规避的成本。

  读者吴献坤:“双11”不仅是消费者对“假日经济”消费的迷恋,而且更是电商善于发掘商机的精明体现,这个泊来的“光棍节”正迎合了市场的口味,不仅给电商创造了商机,也让消费者得到实惠,可谓是一举两得。

  读者王志军:从大的方面看,利用“光棍节”大做促销文章,也算另一种假日经济。但我个人认为,电子商务经营者若能在常态经营和竞争中再多探索方式方法,网购者放平购物心态,更加理性、合理地选择购物,两者共同助力,将会更加推动电子商务的长期发展和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