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

不容忽视的“一元店”

  不少人可能认为:一元钱能做什么?您还别说,一元钱能买的东西可真不少。在许多城市应运而生的“一元店”门外,居民常可听到“本店商品皆售一元”、“全部商品售一元”的吆喝声。进去一看,在大商场里卖十几元、数十元的商品,在这里仅花一元钱就能买到。那么,“一元店”里卖的商品为何如此廉价?它的背后又藏着怎样的猫腻呢?

  不用多费力气,人们就能发现,某些“一元店”已经变了味儿。这种藏身于小巷深处的店铺,充斥着极其廉价的小商品,有的甚至干脆就是假冒伪劣的代名词。店老板打着“优惠”和“便民”的旗号,干的却是兜售伪劣商品的勾当。在昆明市某一元店,大宝SOD蜜润肤霜只卖一元一盒。顾客问:“这能用吗?”店老板当即说:“我们都是厂家直销的,价钱当然和大商场里的相差很多,包装不都是一模一样的吗?你就放心地用吧。”的确,从外观上看不出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但打开盖儿一闻,气味十分刺鼻,而且生产日期竟然是5年前。

  据透露,在许多“一元店”里,属于真正积压的货品并不多,大多是由专门厂家负责生产和供货的“三无”产品。如一些塑料制品,厂家为了降低成本,就会使用回收废料甚至工业废料做原料。由于此类商品未经质检部门认证,很可能含有有害物质。大家知道,“一元店”的消费者主要是低收入人群,他们来此选购商品的主要目的是图个实惠。尽管如此,为确保安全消费,这些朋友还是应该倾听忠告,尽量少逛“一元店”,以免受害之后再吃“哑巴亏”。

  专家向消费者提出建议,应该选择那些有品牌、价位相对公道的商品。专家的话没错儿,可对低收入人群来说,来“一元店”购物能买到“凑合用”的东西。至于这些商品是否藏有隐患,考虑不多。不过,消费者顾不上,有关部门可不能视而不见。执法人员应该深入街头巷尾,先把这些“假货专卖店”给拾掇了,再建一些正规的“一元店”或“拾元店”,以满足群众的消费需求。至于货源,可以建立特殊渠道,将大型超市滞销或临近保质期但质量可靠的商品送到这儿来。但是有一条原则不可逾越:那就是绝不能以牺牲消费者利益为代价,更不能让这种店沦为假冒伪劣的集散地。

  按说,开办“一元店”首先应向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经审核属合法经营后方可予以批准。可是,到目前为止,很少有人以“一元商品店”为名要求登记,而是以其他方式注册。消协有关人士也承认,他们也很少接到市民对“一元店”商品的投诉。社会舆论认为,这主要是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不够。许多顾客觉得,一元钱的东西,坏了也不心痛;为一元钱的东西和店方吵一架,窝一肚子气,也不值得。他们没有意识到,正是这种想法,客观上助长了某些“一元店”的歪风邪气。对于“一元店”,学术界还有更深层的认识。有学者认为,巷子深处的“一元店”,带有浓郁的平民色彩,企业、商家、政府部门要从“一元店”在平民生活中的价值中得到启示。当然,并不是说一元人民币一定要买到多少商品,而是要清醒认识到,基本的商品供应和质量安全是平民生活的依赖,这就要求我们要更加关注低收入人群,看他们生活水平是否真的提高?生活质量是否得到保障?从这个意义上说,对“一元店”商品质量的严格控制,意义较为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