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农业投入品安全和管理的思考
随着农业市场化和国际化进程的加快,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后,农产品质量安全已成为冲破绿色壁垒,增强市场竞争力的焦点,而农业投入品的状况又直接事关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去年4月国家农业部发布的《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办法》第十一条规定“从事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单位或个人,应当严格按规定使用农业投入品,禁止使用国家禁用、淘汰的农业投入品”,这一规定非常明确了在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中农业投入品的管理目标和要求,也为我们搞好农业投入品管理工作明确了任务。在农业推行无公害生产,向绿色食品的迈进过程中,必须牢牢抓住农业投入品安全这个关键。在平湖市加快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实施“绿色食品行动计划”的过程中,要以农业投入品安全为突破口,分析现状,理清思路,与时俱进,开拓进取,确保农业投入品的安全,推动全市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健康发展。
一、农业投入品及其安全的概念
农业投入品及其安全的概念(含义)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看到专家学者、权威机构对此作出比较完整、全面的表述,只是在涉及到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生态农业等有关领导讲话、政府部门的有关文件和一些专业文章中见到,作为实施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和发展生态农业的一项重要措施提出。在实行农业标准化生产的过程中也作为一项重要工作环节、一项重要的生产标准和工作目标加以规范。我们认为,所谓农业投入品,从一般概念来讲主要指投入到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各类物质生产资料,是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任何农业生产都离不开农业投入品;从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角度讲主要指在农业生产(种植业、养殖业)中使用的事关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农药、化肥、兽药、饲料(饲料添加剂)、种子等重要农业生产资料。它涉及到农业生产全过程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产前、产中、产后)。
本文所述农业投入品安全,是指上述农业物质生产资料本身具有的各种有害物质或无害物质投入到农业生产过程中由于使用技术、方法、管理措施等因素直接或简接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危害和采取各种措施的控制程度。它是一种动态的综合概念。
二、平湖市农业投入品安全的现状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平湖市农业投入品比较匮乏,从种类到品种都非常单一,供应量不足,亩投入量水平较低。就以氮素化肥为例,据统计资料显示,1978年全市亩耕地施用标氮只有47.6kg,品种以硫酸铵、氯化铵、碳铵为主,少量尿素;农药品种主要有高毒剧毒高残留农药的杀虫剂和以多菌灵、托布津为主的杀菌剂;饲料以原料为主,当时还见不到配合饲料。在经营上也是以供销社为主的单一渠道。自改革开放以来,确立了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我国经济全面发展,从而使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农业生产资料的生产经营实现了多元化、市场化,农业投入品的种类和品种迅速增加,就农药来说,到目前为止已发展到十一大系列,有杀虫剂、杀菌剂、种子处理剂、除草剂、等数佰个品种;肥料不仅氮磷钾具全,而且配合肥、复合肥、生物有机肥等高效肥料层出不穷,供应充裕,从而推动了农村高效特色农业的发展。
但在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改善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农业投入品的安全问题。有些生产经营者为了谋取已得利益,不顾农产品的安全,乱用滥用农业投入品,导致不良后果。自2000年至2001年间,该市就发生了二起农业投入品不安全使用导致人身中毒事件。有新埭镇杨家浜村的俞亚春和原白马乡新勤村的张巧观都因喂用â—兴奋剂,使猪肉食用后中毒,而被判处四年和二年有期徒刑。去年3月中旬,嘉兴市区和苏州市区连续发生多起食用â—兴奋剂猪肉中毒事件,教训非常深刻。为此,平湖市的生猪也因食用安全问题一时被上海、苏州等大中城市禁止进入。自2001年11月份平湖市农业行政执法大队成立以来,查获的生猪饲养户使用â—兴奋剂的案件就有14起,外地流入该市的生猪被检测â—兴奋剂呈阳性有20起之多。这一情况不仅给生猪生产带来严重影响,而且对消费者的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再从农药的使用状况看,形势也令人担忧。自市农业行政执法大队成立以来,已立案查处的有12起,其中经营高毒高残留农药的5起,过期和假冒伪劣农药7起,没收甲胺磷农药32箱503瓶;在农林种子生产经营中查处违法经营种子20起。这些情况反映了农业投入品的安全问题不容乐观,如果任其下去,必将对农产品的安全造成严重后果。危及食品安全和人民身体健康,失去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事关农业发展的全局。
针对农业投入品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几年以来围绕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这个主题,平湖市狠抓依法治理工作,规范农业投入品的生产和经营市场。一方面实行行政许可为主的市场准入和备案制度,依法把好市场准入关,确认生产经营主体地位,从源头上规范市场秩序,坚决取缔非法生产经营行为;另一方面加强对生产者和经营者的管理,签订责任书和依法生产经营的承诺书,有计划有部署开展普法培训和宣传,营造依法治农的社会氛围,开展各项专项治理和农业综合执法工作,使农业投入品的生产经营、使用的混乱局面得到了有效整治,使我市农业投入品的安全状况有了明显的改善,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有了一定提高。但按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和绿色食品行动计划与入世后国际市场的要求,农业投入品的安全管理使用还存在较大差距和问题。主要是:
(一)农业投入品的经营者和使用者的自身素质和利益严重制约着农业投入品的安全管理和使用。首先他们对投入品的安全管理使用重要性认识不足。在推行农业标准化、产业化生产过程中缺乏对生产技术标准、质量标准的规范性、科学性、重要性和国家政策法令严肃性的认识。其二他们对农业投入品的采购经营使用凭经验,偏面考虑价格和自身利益,带有很大的主观性和随意性,同时监督检测的滞后致使在农业投入品的安全问题上很难实行自我管理和自我制约。各种经营使用违禁农业投入品的事件经常发生。就农药而言,以甲胺磷等十一种“二高”农药政府己明令禁止经营使用,但还有不少商贩和生产者不顾政府的法令和消费者的健康,千方百计经营和使用。目前在使用者手中的“二高”农药数量,据业内人士估计也有一定数量。就从一般农药的使用情况看,据对有关乡镇部分农户的调查资料反映,农药平均亩使用量达到1.2kg,最高的达到2kg,后期收获使用农药占总用药量的比重高,特别是蔬菜上达到60%以上。农药的滥用危害到生态和人类,使农产品残留的有害物质增加和环境的严重污染。在生猪生产中由于市场和利益的双向驱动,使用国家禁用的饲料添加剂现象屡禁不止。在肥料使用上,特别是氮素化肥使用量过多。据对部分农户调查资料显示,平均亩使用标氮达到89kg,最高达到115kg;在蔬菜生产中后期使用氮肥占总用氮肥量的53%,使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增高,影响食品质量安全。在总用肥中有机肥几乎空白,仅占总用氮肥量的1%还不到,导致土壤理化性状恶化、板结、肥力下降。化肥的大量使用又污染了河流,使水质富营养化。从以上情况说明,农业投入品的安全问题形势非常严峻。
(二)农业投入品的流通管理尚有缺口,部分环节还不到位。农业投入品的流通管理是农业投入品监督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农业投入品安全的关键环节。从全市情况看,农药、兽药、饲料及其添加剂的生产经营监督管理由市农经局和工商、技监等部门共同负责,取得了较好效果。但针对农资分散经营的新情况,监督管理工作在一些方面还不到位和监管不力的情况。从今年7月1日起在全省禁止销售使用甲胺磷等十一种高毒、高残留农药,经平湖市农业行政执法大队对全市278家农药销售单位进行全面的检查,没有发现销售“二高”农药的情况,但在农村不少农资小贩子,为了经济利益,他们置政府的法令于不顾,在周边交界地区,从事经销“二高”农药的违法行为。这些小贩子既无经营资格又无经营执照,没有固定的经营地点,靠三轮车、电瓶车等交通工具在集镇、乡村、田头销售,其灵活性、隐蔽性很大。随着“二高”农药的禁销,使得甲胺磷等高毒、高残留农药在农村非常抢手,价格又高,这更诱发和助长了非法经营。要查处取缔这些非法小商贩不是靠一、二次的打击能整治解决的。再从化肥市场现在监管情况看,原来是由供销系统独家经营,自改革开放以来,化肥经营也实现了多元化市场化,由于肥料经营需要比农药更多的资本和更高的仓储条件,经营的利率也不高,所以经营单位的发展受到诸条件的限制。目前平湖市经销化肥的单位除了原供销系统遗留的一部分经营单位外,新增加单位不多。目前肥料市场不规范的状况也是客观存在的。主要是经营资格不规范,有些经营单位既无仓库,又无经营场所经营化肥,使大量化肥未能安全保管,影响了肥料的质量;有些经营者无证经营,特别是一些小商贩象销售农药一样,靠三轮车、拖拉机等交通工具从事非法经营。随着肥料工业的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肥料的新品种新剂型增加较快,迫切需要有关主管部门对肥料经营监管,以防止伪劣产品,假冒商品进市场,坑害农民。在农作物种子经营中,无证经营的现象也时有发生。以上情况说明,在农业投入品的管理上存在差距,需要进一步落实措施实行综合治理。
(三)农业投入品的检测监督明显滞后。目前农业投入品的种类之多、品种之广是前所未有的。据业内人士估计,就农药一块市场上的品种可达300种之多,每年全市农药的销售额估计在3000万元左右;另外,兽药、肥料、饲料的品种也是更新快、替代快。在繁多的农业投入品中可以说是良莠不齐,一些不法经营者为了获取非法利益,生产经营假冒伪劣农业投入品,如最近农业行政执法大队对全市农药标签进行抽查,结果发现被抽查10个品种标签,就有5只不合格,有的擅自增加使用效果,有的产品登记号不符,有的无生产企业名称、地址等,事实情况说明对农药、兽药、肥料等重要农业投入品的监管非常必要,但在实际管理中缺乏人力、财力,缺乏检测仪器设备和手段。从使用农业投入品领域看,尚无监督检测农业投入品的机制。生产者凭自己的经验和直觉采购使用农业投入品,有的到正规的农资商店购买,有的在路边无证小摊贩或流动的小商贩上购买,只看表面,不了解内在质量。在影响农产品质量关键时期,缺乏监督,凭经验随意乱用、乱施农药、化肥的情况继续存在。在生猪饲养后期继续使用兽药和激素的情况也比较普遍。这些都缺乏生产过程中的监督检测,使之农产品的质量难以保证。在产后流通消费过程中,全市只有当湖镇北门菜场实行检测监督管理,对农药等有害物质超标的一律不准市场交易。这一制度有效地制止了生产者乱用农业投入品的行为,也促使生产者按照无公害的生产要求生产。可是其他农产品市场目前还不具备这个条件,从而影响了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和绿色食品行动计划的加快实施。
三、实现农业投入品安全的措施
农业投入品的安全管理使用涉及生产、经营、使用等多领域多环节,是一项系统工程和涉及千家万户的社会工程,也是保障广大消费者身体健康的民心工程,事关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以及入世后平湖市农业在市场中的竞争能力。因此,农业投入品的安全事关全局。我们实行农业投入品安全管理必须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针,围绕建设小康社会的总目标,明确任务,理清思路。要认真贯彻“三个代表”思想,立足当前着眼全局;要确立起以人为本,抓教育、培训、宣传,着力的提高广大农业投入品的生产、经营、使用者的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素质,增强依法治农观念;要以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为抓手,进—步规范农业投入品安全的各项技术措施、操作规程;要以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和“绿色食品行动计划”的实施,加快全面落实农业投入品安全的各项措施,最终实现农产品的质量安全这一指导思想来统帅各方面工作。具体以下三方面:
(一)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对实现农业投入品安全重要性的认识。实行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生产安全、优质、营养的绿色食品是提升产业层次,加快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效益农业、精品农业转变,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统一的有效途径,也是抢占国际市场的落脚点和突破口。加大农业投入品在无公害生产,发展绿色农业中的地位作用的宣传是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思想和社会基础,特别是对农业投入品的生产经营和使用者的宣传教育是实施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中需要解决首要的也是根本问题。只有把这个问题很好的解决了,农业投入品的安全才有保障,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才能健康发展。因此,要化大力气抓好这项工作。组织举办各种培训班,召开各种会议,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宣传工具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当前主要抓好国家关于禁用、淘汰农业投入品各种文件、通知和结合法规的宣传教育,宣传农产品生产投入品的使用标准。通过广泛深入的培训宣传,使广大经营者和生产者掌握无公害生产的技术要求,实施标准,提高技术素养;同时开展法律法规和社会主义道德规范教育,增强法律和道德意识,提高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能力,自觉地制止各种违法行为的出现,保证农业投入品安全的各项措施在各生产经营使用等环节的自觉落实。
(二)依托农业标准化,加快农业投入品安全措施的落实。标准化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框架。针对平湖市农村农产品生产经营单位规范小、产业化程度低、农产品质量不高的特点,要使农业提升产业档次,迎接挑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一席之地,必须实行农业标准化、基地化、品牌化、产业化生产,实施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和“绿色农产品行动计划”,才能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品位。目前关键的问题是要通过标准化,加快制定农产品质量安全技术标准,制订农业投入品使用技术规程,实现标准化使用农业投入品,禁止使用国家规定的违禁和淘汰投入品,真正把握住生产过程中农业投入品使用这一重要环节。几年来平湖市在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中已做了大量工作,去年已完成制订了《卫星西瓜》、《无公害稻米》、《金平湖微型西瓜》等8个21个项目标准,今年又开展了对主要农产品、特色农产品26类的生产操作规程和产品质量等50多项标准的制订,标准涉及生产技术规程和产品标准两大类的主要内容。这不仅为农业的有标准生产创造了条件,也为规范农业投入品的安全使用制订了标准和操作技术规程。现在,一方面要加快标准化的实施步伐,扩大基地化生产,通过公司+农户的模式带动和吸收更多的农户参与标准化生产,加快农业产业组织化,加速发展各种农民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社,实现农业的各种联合和合作,推动农业向一体化方向发展,为农业投入品的安全使用创造更大的空间,使致成为农业投入品安全使用的示范和榜样。另一方面通过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的宣传指导和基地的示范效益的吸引,推动各千家万户农产品生产者自觉按生产技术规程生产,自觉落实农业投入品安全的各项技术措施,达到农业投入品安全措施在农业生产上普遍实施。通过以上各方面的努力,农业投入品安全在使用范围上得到扩展。
(三)加强监管,强化检测。农业投入品的管理涉及生产、流通和使用三个环节,对农业投入品的监管工作必须从每一个环节抓起,作为平湖市农业投入品生产涉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企业不多,产品少,生产秩序好,管理的重点应放在经营和使用二个环节上。在经营环节上与有关部门对农业投入品,特别是农药、兽药、饲料、种子等方面采取了有力措施,市场秩序基本规范,成绩显著,但存在的问题也是凸显的,在使用环节上管理工作还刚起步,难度很大,任务非常艰巨。
一要总结经验找差距,强化管理。在肥料一类商品的管理上要根据现状,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健全管理机制,填补管理缺位,对经营企业应确认主体资格,实行市场准入制度,对经营的各类肥料品种应加强质量和安全性的监测和管理,把它纳入农业投入品安全综合管理体系,象其他农业投入品一样进行长效管理。对目前无证经营农药化肥种子的经营者,应加强工商与农业的联合执法,开展连续不断的打击取缔,一定会取得预期的效果。
二要加强对经营生产者的行动管理和约束。通过广泛深入的宣传教育,引导启发广大农业投入品生产经营使用者增强守法自律能力,营造社会监督机制,把农业投入品的安全以单一的被动管理逐步向主动的自我管理转变,要以诚实信用为立足点,依靠弘扬社会主义道德规范来培育全社会关心农业投入品的安全。
三要加强检测体系建设。全市已初步形成了农产品三级检测体系,即市检测中心的送样定点检测,农贸市场的市场准入检测和生产基地的自我检测。这一体系的形成为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监督提供了检测手段和方法,但其覆盖面很小,特别是食品蔬菜的市场准入检测和基地的自我检测还刚起步,对经营使用农业投入品的直接检测尚属空白,按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和“绿色食品行动计划”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必须通过政府推动,采取行政措施加快实施步伐。一方面对食品蔬菜的市场准入检测和经营农业投入品的直接检测采取行政强制手段,一旦检测不合格的一律不准进入市场交易,另一方面,政府要鼓励企业开展自我检测,作为政府鼓励企业加强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重要措施,给予有关方面的支持。通过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建立起以市为中心的生产加工、流通为主的农产品自我检测和监督检测相配套的检测体系,形成全市性的比较完善的检测网络。经过各环节的检测和监督,促使农业投入品的规范标准安全。
四要培育农业投入品安全的生产、经营、使用信用制度。对重要农业投入品的生产、经营和有一定规模的基地使用单位,每年通过政府及主管部门开展农业投入品生产、经营、使用安全信用评选,经过评选既鼓励先进单位,又有提高这些单位的社会信誉乃至商业信誉,达到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效果,有利于企业有利社会,从而推动农业投入品安全措施的全面落实。
五要加快综合执法队伍建设。建立以农业综合执法为主体的由有关部门组成的综合监督管理权威机构,依法履行监督管理职能,落实监督管理行政责任制和管理机制,建立关系顺畅、人员精干、运行高效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行政执法体系。对无视国家法律法规,生产经营使用国家禁用和淘汰的农业投入品,对不顾消费者利益和生态安全乱用滥用农业投入品的单位和个人,一经查实,依法从严查处,情节严重造成人身安全事故和重大经济损失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要认真利用市场准入这个杠杆,取缔非法生产、经营、使用各种农业投入品的行为,促使各生产经营户依法生产经营,推进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和绿色食品行动计划的顺利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