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

我国农产品流通体系发展难题诊断

  改革开放30余年来,我国农产品流通处于从传统计划经济下的流通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流通体制转型。发展的成果十分显著,但重构农产品流通体系进程中遇到诸多严峻挑战。探究背后的、深层次、根本性因素,聚焦于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水平的差距。

  以现价计量,我国2008年人均GDP已经迈上3000美元台阶,剔除价格变化因素后,大体上与美国20世纪20年代、日本20世纪60年代的经济水平接近。如表1所示,按照2002年可比价格计算,我国2008年人均GDP为2396美元,稍低于美国1920年和日本1961年的人均GDP水平。美国和日本在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时,基本实现了工业化和城市化。1920年美国工业化率达到75%左右,1961年日本工业化率为30.8%(第三产业占50%左右),2008年我国工业化率为48.6%。2008年我国城市化率45.7%,低于美国1920年的51.4%和日本1961年的63.9%。这样的大背景下,需要对我国农产品流通在一些关键环节的发展难题,深化研究,着力破解。

  表1中美日主要经济指标比较

  人均GDP

  (美元)工业化率

  (%)城市化率

  (%)

  美国

  (1920年)337875.651.4

  日本

  (1961年)306230.863.9

  中国

  (2008年)239648.645.7

  注释:表中三国的人均GDP都按2002年可比价格计算。如果用当年价格的人均GDP,美国1920年为544美元,1962年为3139美元;日本1961年为545美元,1972年为3160美元;中国2008年为3315美元。

  (一)小生产走向大市场为何难

  美国农业能够推行规模化的土地经营和区域化、专业化生产,不仅因为它有得天独厚的人地比例,先进的技术条件,发达的中介组织,还在于它适应经济转型的进程不断改善人地比例,鼓励不适合现代农业经营的农户重新定位,转换职业,进入城市(1920年,美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调整为48%),并逐步形成了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农产品流通主体模式。日本较之美国,农业生产小规模分散进行,不可能实现土地的规模化经营。但日本重视改进技术,随着农业现代化、农村城市化和农业人口非农化转移的进程,逐步改善农业内部的人地比例(1960年,日本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调整为46%),并逐步构建了独具特色的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

  我国人多地少是无法改变的先天条件,不可能像美国那

  样整体推广规模化生产。但可以学习借鉴日本经验,通过调整经济、社会结构改善人地比例,加强农业生产技术的改进,提高农业生产的专业化程度。聚焦核心问题,在于我国城市化发展缓慢。城乡户籍管理二元化,制约了伴随着工业化进程中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流动,以及农民向城市移居,我国农业内部的人地比例关系不仅没有改善,情况反而更显严峻。2007年,我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依然高达55%(见表2)。

  表2中美日农业生产要素比较

  耕地面积

  (亿公顷)人均耕地面积(公顷)农村人口/总人口(%)农业机械化程度

  美国

  (1920年)1.6148实现机械化

  日本

  (1960年)0.060.0646实现机械化

  中国

  (2007年)1.40.1155机械化水平相对较低

  关于小生产与大市场对接的实质性问题,在于提高生产和流通的社会化程度。而我国的特殊国情,决定了必须坚持稳定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这一基本前提。因此,现阶段乃至相当长的历史时期,我国的农户还是小规模生产,力量分散,虽然并不排除在此基础上的规模化、集约化形式出现。研究结论:

  其一,要解决小生产和大市场之间的矛盾,单靠农户自身是无法完成的,必须大力发展以流通为主业的、有实力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依托市场中介组织架起小生产和大市场之间的桥梁和纽带(见表3)。

  其二,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经由农产品批发市场流通是解决小生产和大市场矛盾的一条主要途径,它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都无法替代,应当坚持发展和完善农产品批发市场的方针不动摇。

  其三,适应城乡现代流通一体化发展和供应链管理趋势,鼓励推进产业融合和“产销直挂”,是可供选择的重要路径和渠道,必须注重因地制宜、因企制宜、因品制宜、因时制宜。

  表3中美日农业合作组织比较

  数量通过合作组织销售的农产品比例加入组织的农民

  比例

  美国各类合作组织约4000多个60%左右90%以上

  日本综合农协组织900多个97%约99%

  中国各类专业合作组织17万多个-10%左右

  (二)市场经营主体发育为何难

  推动美国和日本农产品流通发展的市场主体,不仅来自于农业内部,而且还来自于农业外部,工商资本大量进入是其重要推动力。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美国在农村大力发

  展工业化,把许多城市工商业大资本引入农业,形成了农业综合体发展的热潮。日本农村工业化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大规模展开,到80年代中期基本完成。这一期间,日本农工商一体化经营迅速发展,对农产品流通市场主体成长产生了深刻影响。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美国和日本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对参与市场的批发业者有严格的条件限制,市场内的批发商数量都不多,但每个批发商的经营规模都很大。如美国

  西部最大的洛杉矶蔬菜水果批发市场只有25家批发商,却经营着500多种蔬菜水果。东京都大田农产品市场是日本最大的中央批发市场,仅有9家批发商。这样既有利于培育市场经营主体,又维护了批发市场内的交易秩序,保证了交易的规范化和公平竞争的实现。

  长期以来,我国农产品流通发展的动力主要来自于农业内部。由于多方面原因,我国农村工业化任务还远未完成,农产品流通领域缺乏公共财政投入引导,招商引资的基础条件及相关政策不配套,缺少发展合作的项目载体,外来工商企业进入农产品流通领域开发的很少。尤其是批发市场作为我国现阶段农产品流通的主要渠道,从20世纪80年代初才开始建设,起步发展比美国落后80多年,比日本落后50多年。虽然批发市场总量上升较快,目前全国已有4500多家,承担着约70%的农产品流通任务,但布局不合理,发展不协调,很多批发市场无异于放大的农贸市场。我国至今尚未建立批发市场准入制度,市场内仍然是对手交易,经营主体规模小、数量多、实力弱、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低。围绕批发市场的社会化服务很不完善,场外客户和批发商大多没有建立稳定的购销关系,缺失具有战略性、长期性的培育举措,

  不利于批发市场各项功能的形成和发挥。

  表4中美日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比较

  市场起步发展时间目前农产品批发市场经由率批发主体交易方式

  美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20%左右数量少,规模大拍卖、订单

  日本20世纪20年代80%左右数量少,规模大拍卖

  中国20世纪80年代70%左右数量多,规模小对手

  (三)农产品直接进超市为何难

  美国和日本的农产品流通发展历程表明,零售业的变革,大型零售商的崛起,促使农产品的零售终端出现新的变化,即由农贸市场转入超市;进而催生了“产销直挂”的农超对接模式,还带动了批发市场的改造升级。早在20世纪40年代,美国就开始了果蔬产地与大型超市、连锁经销网络间的直销。20世纪70年代,随着农产品批发市场外流通的增多,日本大型的连锁超市与生产基地联手直销的方式也得到较快发展。

  超市在我国最早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90年代后期尤其是近十多年来,大中型连锁超市才真正发展起来。我国超市的兴起比美国落后了半个多世纪,比日本落后了30年。现阶段,我国绝大部分居民购买农产品还是通过农贸市场。其主要原因是农产品超市经由率低,未能形成规模经济,鲜活品种在超市的选择余地不大,除特价促销以外,其价格普遍高于农贸市场;再加上受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费习惯影响,消费者不可以与商户讨价还价,无法获得在农贸市场得到的最优价格和心理满足感。

  由于我国大型零售商发展未成规模,农产品的生产专业化、基地化和销售组织化程度不高,农超对接的方式发展滞后于发达国家。我国超市涉足农产品经营初期,主要通过农产品批发市场或农贸市场采购农产品,且大都采用自营方式,每家超市或连锁店进货量较小,批发市场等传统的批发商很容易就能满足它们的采购需求。近些年来,国内连锁超市特别是外商直接投资的大型零售企业数量增多,超市越来越意识到经营鲜活农产品的重要性,纷纷扩大农产品经销的面积和品种,对外承包农产品柜台的经营模式也开始出现。批发市场的农产品供应,已经不能满足超市的质量和利润要求,新的采购方式——农超对接应运而生。但是,我国的农超对接在发展模式、经营档次、规模水平上都还处于起步探索阶段,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表5中美日农产品零售环节比较

  超市萌芽产生农产品超市零售开始时间农超对接模式

  启动时间农产品超市销售

  比例

  美国20世纪30年代20世纪40年代20世纪40年代约95%

  日本20世纪50年代20世纪50年代20世纪70年代约75%

  中国20世纪80年代20世纪90年代21世纪初约6%

  (四)农产品冷链系统打造为何难

  农产品的贮藏、加工和保鲜运输,是农业产业化链条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但有利于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还可以为农民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是实现农民增收的一条根本途径。美国和日本把农产品的产后贮藏、加工和保鲜运输放在农业的首要位置,形成了强大的冷链系统支撑。从美国和日本农产品产值构成来看,农产品产值的70%以上是通过产后的贮藏、加工和保鲜运输等环节来实现的。20世纪90年代初,农产品的产后产值与采收时自然产值比例,美国为3.7:1,日本为2.2:1,我国仅为0.38:1。目前,美国的农产品加工比例达到80%,日本在60%以上,而我国只为25%左右。美国的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形成了一条完整的冷链:田间采后预冷——冷库——超市冷柜——消费者冰箱,蔬菜、水果在流通环节的损耗率仅有1%~2%。

  我国冷链系统的打造还处在初级阶段,仍以常温物流或自然物流为主,大量的初级农产品几乎都是以原始状态投放市场流通。至今,我国只有10%的肉类、20%的水产品进入冷链系统,我国蔬菜、水果流通损失率高达20%~30%。我国现有保温车3万辆左右,冷藏保温汽车占货运汽车的比例仅为0.3%,而美国和日本分别拥有冷藏保温车20万辆和12万辆。我国严重落后的冷链物流,不仅造成巨大的经济利益损失,还制约农业经济结构调整,而且给百姓的食品安全构成威胁。

  农产品冷链系统是一次性、大规模投入,面对巨额投资,相关利益主体都将承担一部分成本、分享一部分收益。由于目前我国冷链系统在政府层面的政策扶持力度不够,消费者对冷链运输的价格高的产品支付意愿不强,农户、经销商、批发市场、零售终端等市场主体投资冷链系统的收益率低,回收期长,缺乏投资积极性,第三方介入也很少,导致我国冷链系统发展进程缓慢,难以普及开来。

  表6中美日农产品贮藏、加工、保鲜运输情况比较

  国家农产品加工比例产后产值与自然产值比

  (20世纪90年代初)现有保温车

  (万辆)冷藏保温汽车占货运汽车的比例

  美国80%以上3.7:1200.8%~1%

  日本60%以上2.2:1123.7%

  中国25%左右0.38:130.3%

  (五)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建设为何难

  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可以为整个社会生产、消费提供共同生产条件和共同流通条件,直接影响国家对农产品市场运行的战略控制力,在发达国家一般是作为一项重大的公益性事业。美国政府对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曾在土地、设施等方面给予优惠条件和投资支持。日本政府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化安排,推进中央级和地方级农产品批发市场持续发展。其中,对新建市场,国家在房屋、仓库、场地、道路、等主体设施建设上出资2/5;在冷暖房、电气、通讯等关联设施上出资1/3;在加工设施、管理事业等附属设施上出资1/4。对改建市场,上述项目政府分别出资1/3、1/4和1/5。政府还对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在贷款利率、贷款期限、税收等方面给予优惠。

  由于长期受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和“重生产、轻流通”观念的影响,在经济转型时期,我国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建设政策性引导投入严重不足,市场主体融资困境一直未能走出来。鼓励和吸引民资、外资进入的系统性政策缺失,农民自身又无投资能力,致使我国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拖后腿”的局面长期没有得到根本好转。基于我国国情和农产品流通的特殊性,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不能完全面向市场化,迫切需要“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有效互动。中西部地区尤其是贫困县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更加需要国家一些突破性的大政策,优先予以“雪中送炭”式的扶持。

  表7中美日农产品主要流通设施情况比较

  国家期货市场批发市场超市

  数量营业面积

  美国6家农产品期货交易所,上市品种50个。农场主直销市场4600多家;食品批发公司4万个,其中600多家为全国性的食物批发市场,2002年食物批发市场交易额5890亿美元。3万多个

  一般在5000平方米以上

  日本12家农产品期货交易所,上市品种20个。88家中央批发市场和1521地方批发市场;2007年果蔬批发交易额33100亿日元,折合281亿美元。4万多个

  一般为1000~2000平方米

  中国3家农产品期货交易所,上市品种12个。4500多家批发市场,交易额超过1亿的有599家;2007年农产品批发交易额2040亿元,折合272亿美元。7万多个

  一般在500平方米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