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第三方认证汽车消费维权“长进”缓慢
调查动机
千呼万唤始出来的汽车“三包”规定,自今年10月1日起施行。这一新政对消费者维权是否有所推动?在汽车“三包”新政实施1个月之际,《法制日报》记者进行了一番调查。
汽车行业备受瞩目的新“三包”政策已于今年10月1日正式施行,以开具发票时间为准,只要10月1日之后购买的乘用车都可享受包修、包换、包退的“三包”政策。至11月1日,新政实施已满月,汽车“三包”规定是否如当初公布前料想的那样,能够帮助消费者解决维权问题?
近日,《法制日报》记者走访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德胜工业园区、金凤工业园区内的多家4S店及工商部门了解到,消费者似乎对汽车“三包”政策反映迟钝,实施一个月来,仅有1名消费者利用新政维护了自己的合法权益。而对汽车销售商来说,汽车销售量也没有出现业界所期望的新政策带来市场井喷。
适用新政纠纷少
10月9日,德胜工业园区一4S店同意为消费者马先生更换一辆同款同型号汽车。这是自汽车“三包”10月1日开始实施后,宁夏汽车市场出现的第一起“换车”案例。
10月9日,银川市贺兰县工商局德胜工商所接到马先生的申诉,反映其于10月1日在德胜工业园区一家4S店购买了一辆品牌轿车,在使用过程中,该车发动机出现异响,经4S店售后服务部门两次检查都不能排除故障,请求工商部门给予帮助。接到申诉后,该所执法人员查明情况属实,依据新颁布的《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认为符合家用汽车更换、退货条件,要求该4S店给予退货或更换同款同型号车辆。经过执法人员详解汽车“三包”政策,该4S店及时与汽车生产厂家进行了联系,在征得马先生的同意后,决定为其更换同款同型号汽车。
德胜工商所所长张孝平介绍,自汽车“三包”政策执行以来,该所接到的汽车消费类投诉为24起,投诉量与往常持平,但属于新“三包”政策范围的案例只有上述1起。其他投诉纠纷均因车主使用不当、不在“三包”范围内等因素无法立案。
消费者少有关注
银川市金凤工业园区一家4S店销售经理王嘉告诉记者,从10月份进店的客户数量和销售情况可以看出,消费者对汽车“三包”政策的关注度并不高,“购车客户来到店里看上某款车型后,首先问的是有没有节能补贴,其次才会问三包情况,出现了问题如何退换货”。
尽管在汽车“三包”政策实施伊始,不管是厂家、终端经销商还是消费者都对这一政策充满了期待,但从1个月的实施情况来看,这项政策对于终端车市的影响,远不如预期的大。王嘉坦言,相对于汽车“三包”政策在终端车市中的波澜不惊,同样是10月1日起调整的“节能汽车补贴”政策,则对汽车销售产生了较大影响。由于国家“节能汽车补贴”政策的变化,原本该店在售的多款享受补贴的车型,自10月1日起都暂停了。受此影响,该店汽车实际销售量从9月份的130多辆锐减到了10月下旬的40余辆。
汽车维权怎解困
无论是对消费者,还是对消费市场,新“三包”政策的影响力似乎并不大。事实上,在新“三包”政策出台之前,汽车业界就充满了争议。不少专家认为,“三包”政策只能作为一种参考,本身不具有法律依据。
“缺少司法解释和数据佐证,没有第三方对汽车本身进行鉴定,所有的政策都只是在纸面上。”银川市一家律师事务所的律师马平说:“尽管三包政策中对车辆退换都作出了明确规定,但车辆属出厂就存在问题,还是消费者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故障,就属于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因此,需要公正的第三方机构介入。”
记者从德胜工商所了解到,目前该所受理的汽车类投诉多以调解为主,4S店多数愿意承担责任,但如果销售方不愿承担责任,工商部门所能依据的仅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产品质量法,对汽车这种大宗商品的制约力极为有限。因此,建立权威的第三方机构为纠纷双方提供公正、透明而专业的标准鉴定是非常必要的。
但也有业内人士提出,按照目前的情况,对产品质量的争议是谁主张谁举证,因此消费者要证明争议车辆确实存在质量问题,就要涉及到第三方机构的鉴定费用。通常情况下,前期的鉴定费用都是由主张者承担,而车辆鉴定费用往往花费较高,消费者是否愿意自掏腰包去鉴定争议车辆,无疑也是汽车“三包”政策能否切实推行的困局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