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

预付式消费风险几多

  A商业圈内预付式消费多

  日前,记者来到市区紫阳路上一家名为王子发型站的美发店。

  “充300元享受5折,但只限于洗吹剪服务。充500元也是5折,但可以享受烫染发服务折扣。如果充1000元,你就能办3.8折的钻石卡。”见记者盯着贴在镜面上的一张充值细则,一位服务员详细地介绍起来,并表示充值办卡能享受优惠,拿原价30元的洗吹剪来说,充值后仅需15元。

  除了美容美发、足浴店等休闲场所以“充值办卡享受优惠”招揽客户外,一家名为蜜菓的奶茶店、元祖蛋糕店等,均推出预付费充值卡。

  总之,在商家林立的工人路商业街,预付式消费已成了普遍的消费模式。

  B预付式消费维权难在哪里

  办卡容易退卡难,在产生预付式消费纠纷后,工商部门或消保委常常难以调解。那预付式消费维权究竟难在哪里?

  “预付式消费模式中消费者预付资金的安全性难以保证,消费风险大,在维权时存在不少难题。”市消保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由于社会诚信体系不完善和经营者职业道德素质的参差不齐,预付式消费暴露出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商家随意涨价、“关门甩客”、人去楼空等有关预付式消费的纠纷事件层出不穷。消费者反映的问题集中在花钱办了卡以后,服务质量难以保证;消费场所突然关停或老板变更,从而导致消费者原办的消费卡使用困难等。

  而工商部门或消保委要帮消费者维权,必须双方共同到场,但很多纠纷发生后,商家负责人根本联系不上,导致维权难。至于上诉,虽然是一条途径,但维权成本高以及怕“丢人”,也让不少消费者举步不前。

  此外,突然“人间蒸发”的商家是否存在合同诈骗也很难认定。“合同诈骗的前提是商家的主观故意,但就这点很难认定。”市消保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不少商家起初都是正常经营,只有在经营不下去的情况下,才会采取关门逃跑的极端方式,因此很难界定商家的主观故意情节。

  B预付式消费成投诉热点

  今年4月,海昌路华雄美容店突然关门,所售会员卡余额无法退还,至今仍有20余人向市消保委投诉,涉及金额2万余元。

  近两年来,市消保委12315热线共接到有关预付式消费的咨询及投诉电话40余起,涉及多个地方,如西山路原雅丝美发店、紫阳路原来必堡连锁快餐店、海昌路与海马路口原拉芳舍咖啡店等。这些店在停业后,均有不少消费者来电反映,开始还能退还部分费用,但很快就无法联系到这些店的负责人。而像华雄美容店,突然关门后,负责人干脆将手机号码注销,根本无法联系。

  “在发生纠纷后,不少消费者希望工商部门或消保委解决,但由于调解需双方到场,因此这些纠纷,只能劝说消费者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如果消费者愿意起诉,我们可以帮助收集相关信息。”市消保委工作人员表示,虽然两年来预付式消费投诉多,吃了亏的消费者很气愤,但至今没有人愿意提起诉讼。

  D预付式消费如何降低风险

  预付式消费是一种新型的消费支付方式,它最大的特点就是以高折扣的优惠条件吸引消费者,消费者在获得利益的同时,也往往存在着很大的风险性。为此,市消保委提醒消费者,在选择预付式消费时,必须做好相应的防范准备。

  “消费者在选择前要慎重,必须综合考虑经营者的信誉和经营状况,尽量选择规模比较大的、证照齐全、市场信誉良好、经营状态佳的商家。”此外,消费者要避免冲动消费,比如在办理消费卡时,要保持清醒头脑,不要轻易被商家的高折扣所迷惑,要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理性消费,尽量少交一些预付款或者定金,以免承担过多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消费者要有签约意识,这可以为日后维权提供书面证据。签约时也应认真阅读有关条款,详细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特别要注意其中的限制性规定,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将预付式消费卡(券)等凭证的功能、规则、优惠、退款条件、使用范围、期限以及经营者承诺等细节事项写入合同条款中。

  如果已经充值消费,那消费者应该及时消费,避免因预付充值后不消费导致合同纠纷发生,并且每次消费完毕后,可以让商家签字确认,以确认剩余金额。

  后记:

  加强第三方监管

  有业内人士认为,预付式消费也可以看做是一种融资行为,有必要建立一个由第三方负责的预付款监管机构或者保管机构,如同网上“支付宝”这类开放式的预付款消费模式。同时,工商、税务、金融等部门可以联合起来制定相关标准,对这类消费模式中商家与消费者双方的权利与责任进行规范,逐步建立分工明确、无缝对接、快捷高效的监管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