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实绩考核:促进科学发展的“利剑”
国内新闻:从被动治污到以环保为先,从盲目追求GDP到树立正确政绩观,从“先发展,后治理”的错误观念到科学发展……这是近几年重庆市实施党政“一把手”环保实绩考核后带来的新气象。党政领导环保实绩考核促使这个市各级党政领导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思路发生了巨大变化:关注环保,保护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入人心,也成为各级党政领导施政中的自觉行动和“风向标”。
重庆市将环保列为党政领导干部实绩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从2000年开始的。当年开始,重庆推出了区县党政“一把手”环保实绩考核办法,将纳入全市重大决策事项督查范围,每年考核一次,并逐渐完善考核的具体内容和措施。
考核内容主要有环境综合整治、环境质量改善、执行环保法规和政策、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投资、机构建设、市民满意率等7大项25个小项。
2006年12月30日,第三次修订的《重庆市党政一把手环保实绩考核办法(试行)》出台。此次修订的考核办法首次将全市的40个区县以及17个政府职能部门全部纳入考核的范围,促进区县、部门共抓环保问题。修订后的考核办法加大了奖惩力度,规定考核结果须报市委常委会审定,环保实绩考核结果作为干部政绩、公务员年度考评、评选先进等方面的重要依据之一,与干部政绩考核以及升降任用挂钩。考核较差的,当年不能评为优秀和推选为先进个人;连续两年考核较差的,由市分管领导对其诫勉谈话,不得提拔使用;对连续三年考核为差的,由重庆市委、市政府通报批评,并降职使用或调离一把手岗位。
2004年,浙江一家准备投资10多亿元在北碚区兴建一个大型水泥厂,在环境等各方面的综合评估后,由于不符合条件,这个项目被毅然拒绝。近几年北碚区在招商引资上拒签污染环境的项目投资就达60多亿元。
“60多亿元对于拉动GDP、展现官员政绩无疑是一个不小的数字。但那种以牺牲环境、过度消耗资源为代价换来的一时快速发展,是不可持续。”曾在三峡库区工作多年的北碚区委书记黄波说。
党政“一把手”环保实绩考核还促进了一些重大突出环保问题的解决。近年来重庆市铜梁县小造纸污染、碳酸锶污染和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锰矿污染等突出环保问题,都是在当地党政“一把手”的直接关注和重视下得到妥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