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镇海区引入LDAR破解化工异味难题
走进浙江省宁波市镇海石化园区的不少化工企业,记者都看到许多化学反应釜和管道的阀门、接口处挂着绿色的小牌子,煞是醒目。
乐金(LG)涌兴化工公司(以下简称“乐金涌兴”)安全环保部部长高进对记者说:“这是我们实施LDAR后挂的标示牌,绿色表示无泄漏。工人们看到绿绿的一片,干起活来就放心多了。”
2013年初,镇海区环保局将LDAR技术引进园区,先后在27家石化企业进行试点,受到越来越多企业的青睐。
LDAR试点范围基本覆盖石化区主要化工企业
LDAR,是泄漏检测与修复技术的英文缩写,是目前国际上先进的对化工企业生产全过程进行泄漏控制的系统化工程技术。
“其实,在开展LDAR之前,我们已安装了7套有机废气焚烧装置,还买了两台便携式检测仪。”高进告诉记者。
“但这种缺少系统性的随机检测,很难提升管理水平。刚好环保部门提出想把我们列为LDAR首家试点,公司非常感兴趣。”高进说,这家中韩合资公司的韩国老总自愿合作。
经环保局牵线,乐金涌兴从上海聘请了专业的第三方公司驻厂检测。泄漏检测标准为200ppm(100万体积的空气中所含污染物的体积数),这是经环保部门、首批试点的7家公司和第三方检测公司会商后确定的。
一轮检测下来,公司上下着实吓了一跳!47977个需检测的点位中,查出155个超标点位,最高达14万ppm。
“根本没想到!”高进心有余悸地说。这个值,已达到这一化合物在空气中的爆炸值!
与中石化镇海炼化分公司(以下简称“镇海炼化”)这个“巨无霸”相比,乐金涌兴只能算是“小个子”。
生产原料同为易燃易爆物、管道压力更高的镇海炼化自然也成了首批试点之一。
“我们早就在关注LDAR了。”镇海炼化环境监测站站长侯天明说。
“现在加入LDAR试点,将量小点多的管道、阀门等处的泄漏也纳入监控,我们的(废气)防治就形成立体体系了。”侯天明说。
在镇海炼化先期检测的数万个点位中,泄漏率达到了0.87%,最高泄漏量达两万ppm。虽然每处的量很少,但积少成多不是小数字。
“我们从国外引进了一套软件,大致测算了下,LDAR能使公司一年减少近50吨的VOCs排放。”侯天明说,“像原来芳烃装置有异味产生,现在现场的异味明显减轻了。”
第一阶段试点结束,首批7家试点企业累计检测15.8万个点位,查出泄漏点1965个。
首战告捷,镇海区环保局于2013年6月又增加20家化工企业列入第二批试点范围,基本覆盖石化区的主要化工企业。
第三方检测助力LDAR
对27家企业如此多的点位开展检测,忙得过来吗?
“我们邀请第三方检测,并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镇海区环保局总工程师、石化区分局局长胡宇告诉记者,正是得益于富有经验的检测公司入驻,试点才得以顺利推进。
上海吴顺化工检测工程有限公司即是被聘请的第三方,27家试点企业中,有25家选择了这家公司。
这家公司LDAR项目经理王佳涛告诉记者,3年前,公司派团队赴美国考察学习后,在上海最早开展了这项业务。
镇海区试点工作开展后,王佳涛从公司总部带了12名技术骨干,长期驻扎下来。
王佳涛觉得LDAR并不神秘,主要就是挂牌、检测和修复三大步骤。
首先,由检方和企业一起确定各类反应釜、泵、压缩机、管道、阀门等密封件易产生VOCs泄漏的点位,现场挂上绿色编号牌并做成台账入档。
然后,由检测人员携带专用检测仪逐点检测,数值介于200ppm~1000ppm的加挂黄牌,超过1000ppm的则挂上醒目的红牌。
及时修复后复测,达标则将红、黄牌摘除。所有记录都入电脑台账,供企业日后维修作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