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审计与珠算文化
在江苏省南通市风光绮丽的濠河之畔,造型独特的中国审计博物馆与中国珠算博物馆毗邻而立,可谓珠联璧合,不知是历史渊源,还是天意使然,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审计的发展与珠算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因为审计监督离不开计算工具,而灵动的珠算则有力地助推了审计发展。
珠算,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创造。算盘结构简单,算法便捷,被誉为“世界上最古老的计算机”,是中华民族聪明智慧的结晶,是一笔弥足珍视的宝贵文化遗产。
珠算文化萌于商周,源于商周,始于秦汉,臻于唐宋,盛于元明,流传于海外,发展于今,算盘及其计算原理,绵延千年而未衰,形成了光辉灿烂的珠算文化,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推动科技进步等方面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3000多年前商周时期用来计算的“陶丸”就是珠算的萌芽。最早出现“珠算”一词的,是东汉徐岳所著《数术记遗》。北宋大画家张择端的著名作品《清明上河图》,描绘了一千多年前北宋东京开封的市井风情,生动地再现了当时城内人民的生活、生产、商业贸易以及集镇、农村的真实面貌。画卷的图尾有一个“赵太丞家”的药铺,门庭高大开阔,柜台上摆放着一架三档算盘,它作为计算工具出现在“赵太丞家”的柜台上,流行在商业发达的北宋社会,真是“算盘一响,黄金万两”。明代是我国珠算和珠算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清代光绪29年开始兴办学堂,将珠算列为小学课程,从此珠算正式成为学校教学内容之一。算盘还传播到了朝鲜、日本、美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20多个国家。美籍华人李政道博士在受到周总理接见时说过:“中国计算机方面应该比谁都先进。中国的算盘是最古老的计算机。”
珠算在历代审计工作中做出了贡献。东汉杰出的天文学家和数学家刘洪,被誉为改进推广珠算的“算圣”。刘洪的个人经历多与财政、审计有关。刘洪通晓算术,他用自己的研究心得完成了对《九章算术》的注释,曾被任命为主管财政审计事务的上计掾。“上计”是年终统计财政收入和考核地方官员成绩的方法,相当于现代的统计、审计。凡入京执行上计任务的官吏即为“上计吏”或“上计掾”。在上计实践和对数学的研究中,刘洪特别关注计算工具的改进和推广,对流行记数、计算资料加以综合、加工、改进和提高,将当时应用的“筹算”改为“珠算”,并成功地发明了“正负数珠算”。东汉历算学家徐岳在《数术记遗》一书中记述了他的老师刘洪改进珠算的教程。珠算的发明、改进和广泛运用,使人们的计算能力产生了一次飞跃,也成为历代审计监督机关不可或缺的计算工具。
诞生于中央苏区的中央审计委员会,作为财政经济的监督机关,在第一任主任阮啸仙同志的带领下,采取有效措施开展了审计工作。阮啸仙在挑选审计干部时,要求审计干部不仅在政治上要坚定,有吃苦精神,而且要有一定的文化和财务会计知识,精通珠算,做到在审查账务时精确统计。阮啸仙经常带在身边的物品就是公文包和算盘。阮啸仙和他的团队卓有成效的审计工作,使中央和各级政府在执行财经制度以及政府机关作风方面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尤其在反贪污腐化和反浪费斗争中,不正之风很快得到遏制,中央苏区军民交口称赞苏维埃政府是“空前廉洁的政府”,阮啸仙和他全体审计干部被誉为“苏区经济卫士”和审计战线上的“红色铁算盘”,国家审计署前审计长李金华尊称阮啸仙同志为“我党审计工作的始祖”。
解放后,参加财会或审计等工作,“打算盘”是一项必备的基本功。审计工作离不开算盘,而最主要的计算工具就是木质算盘。审计人员徜徉在凭山帐海中,伴着轻盈的指尖,噼哩啪啦的拨珠声宛如一首和谐的交响曲,久久在窄小办公空域回荡。
80年代算盘与电子计算器平分秋色,90年代起随着全球信息化浪潮,电子计算机普及神速,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电子计算机作为普遍的数据处理和计算工具,占据了人们工作、生活的重要地位,而古老的算盘也逐渐从人们的视野中淡出了。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审计机关的计算工具也由过去的拨打算盘,实现了计算机辅助审计的历史性跨越。国家审计署于2002年7月全面启动了审计信息化系统建设(简称“金审工程”),审计机关的信息化水平逐年提高,现场审计实施系统(AO)及审计管理系统(OA),得到全面应用,审计人员只需轻点鼠标,查询、筛选、分析快捷方便,大大提高了工作质量和效率。
但是,久违了的算盘所承载的是挥之不去、忘却不掉的厚重历史文化。文化总是需要传承的,我们不妨利用闲暇时光走进中国珠算博物馆,也不妨抚摩一下曾经伴随自己成长的红木算盘,拨动一下的轻灵的算珠,细细回味和感悟中国珠算文化的智慧和精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