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

保险公司上市是否“利好”?

  2004年7月25日,大众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在媒体上称,公司已接受有关证券公司辅导超过六个月,正准备申请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尽管太平洋、平安、华泰、新华、天安等不少保险公司都有上市意向,有的已结束为期一年的上市辅导期,但刊登此类公告大众保险还是第一家。

  人们关注:大众保险是否会成为“保险第一股”?保险公司上市对市场是否“利好”?

  国务院去年颁布的《保险公司管理规定》明确,“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向社会公开发行新股,应当遵守《公司法》及国家证券监管的有关规定”,这意味着保险公司上市在政策和制度上已经没有障碍。然而微观的具体操作并非易事,毕竟“保险股”国内还没有先例。据了解,对待“保险上市”,有关部门的态度是积极尝试但不过分张扬;记者在采访时,平保、太保等也都表示敏感时期少说为宜。大众保险常务副董事长杨国平颇为自信:认为大众保险连续六年盈利,有可能成为国内“保险第一股”。

  保险公司上市是否“利好”,要放在“入世”对中国保险业有何影响的大背景下考察。截至去年底,我国共有各类保险公司32家,其中合资和外资保险分公司19家。入世以后,随着我国保险市场进一步开放,近年来国内保险收入年均增速超过33%的诱人前景,很可能吸引更多外资保险公司大规模前来抢摊。中资保险公司上市近期若能有所突破,不但能增强其筹资能力,加速体制和机制的创新,而且还是提升其信心指数的一大“利好”。据悉,发达国家的大保险公司大都是上市公司。由于保险公司生命周期长,经营状况和业绩相对稳定,因此保险股的投资收益一般都比较良好,股价极少大起大落,而且“保险板块”的形成,也有助于资本市场的稳健发展。

  关注“保险”上市,各种预期风险不可低估。第一,我国保险市场空间很大,但消费者认知度还不够,两项指标——保险密度(人均保费收入)和保险深度(保费收入与GDP之比)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上市本身对保险公司业务增长的刺激效应不会太大。第二,上市公司被喻为“玻璃罩里的企业”,在股东、投保人面前没有什么秘密可言,而资本市场某种程度上是“急功近利”的,每年都要求相当的投资回报。对讲究中长期战略决策的保险公司来说,上市同样会有制约的一面。第三,保险公司上市后,如果保险资金直接入市,作为证券市场重要的机构投资者,会不会出现违规的关联交易?会不会成为股市的“翻云覆云手”?这或许是保险公司上市最大的风险和未知数。

  论文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