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

析第三方物流风险及保险策略

  [摘要]第三方物流业务运营面临着与托运人、分包商以及社会公众之间的各种风险。根据现代风险管理的理论,第三方物流企业必须将其面临的各种风险按照风险概率和风险程度的大小进行分类,并采取自留或转嫁的方式规避物流业务运营中产生的各种风险。通过保险的方式转嫁风险,一直受到第三方物流企业的青昧。然而,由于目前我国物流产业发展尚不成熟、保险产品创新步伐仍显缓慢、物流企业与保险公司之间还缺乏足够的信任等原因,当前物流保险的发展还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大力发展物流保险将逐渐成为物流界和保险界的共识。

  一、第三方物流业务风险概述

  现代物流企业在攫取“第三利润源泉”的同时,其面临的风险也与日俱增。根据风险管理的理论,现代物流风险可谓是体系庞大、纷繁复杂,它不仅包括了传统意义上的纯粹风险,还包括责任风险、客户流失风险、合同风险、诉讼风险、投融资风险、财务流动性风险、人力资源风险等各个方面。风险管理将有助于企业领导者科学地决策,如何避免风险是摆在现代物流企业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鉴于客户流失风险、合同风险、诉讼风险、投融资风险、财务流动性风险、人力资源风险等在企业管理中具有一般性,限于文章篇幅,本文将风险的概念仅仅界定为与物流业务运营密切联系的纯粹风险,即货物的灭损和对第三人承担的法律赔偿责任两个部分。

  一般而言,现代物流风险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与托运人之间可能产生的风险

  1、货物灭损带来的赔偿风险——对物流安全性的挑战

  包括货物的灭失和损害。可能发生的环节主要有运输、仓储、装卸搬运和配送环节。发生的原因可能有客观因素,也可能有主观因素。客观因素主要有不可抗力、火灾、运输工具出险等,主观因素主要有野蛮装卸、偷盗等。

  2、延时配送带来的责任风险——对物流及时性的挑战

  在JIT原则的要求下,物流企业延时配送往往导致客户索赔。从实践中看,客户索赔的依据大多是物流服务协议。也就是说,此时第三方物流企业承担的是违约赔偿责任。

  3、错发错运带来的责任风险——对物流准确性的挑战

  有些时候,物流企业因种种原因导致分拨路径发生错误,致使货物错发错运,由此给客户带来损失。一般而言,错发错运往往是由于手工制单字迹模糊、信息系统程序出错、操作人员马虎等原因造成的。由此给客户带来的损失属于法律上的侵权责任。但同时,物流服务协议中往往还约定有“准确配送条款”,因此客户也可以依据该条款的约定提出索赔。此时便存在侵权责任和违约责任的竞合,我国合同法规定当事人享有提起侵权责任之诉或违约责任之诉的选择权。

  (二)与分包商之间可能产生的风险

  1、传递性风险

  传递性风险是指第三方物流企业能否通过分包协议把全部风险有效传递给分包商的风险。例如,第三方物流企业与客户签订的协议规定赔偿责任限额为每件500元,但第三方物流企业与分包商签订的协议却规定赔偿责任限额为每件100元,差额部分则由第三方物流企业买单。在这里,第三方物流企业对分包环节造成的货损并没有过错,但依据合同不得不承担差额部分的赔偿责任。由于目前铁路、民航、邮政等公用企业对赔偿责任限额普遍规定较低,因此第三方物流企业选择由公用企业部门分包时将面临着不能有效传递的风险。

  2、诈骗风险

  资质差的分包商,尤其是一些缺乏诚实信用的个体户运输业者配载货物后,有时会发生因诈骗而致货物失踪的风险。

  (三)与社会公众之间可能产生的责任风险

  1、环境污染风险

  第三方物流活动中的环境污染主要表现为合同法需向第三者承担的民事赔偿责任。此种情况适用于配送业务量较大的物流公司。

  6、危险品责任风险可以单独投保道路危险货物承运人责任保险,也可以投保物流责任保险附加危险货物第三者责任保险。

  齐艳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