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

资信调查关于虚假注资案例

  摘要:本文为您提供关于资信调查的相关法律问题,本文以一个案例来扩展分析,希望能够让各位读者对资信调查会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某公司打着注册资本5000万元的旗号,吹牛皮要到美国纳斯达克证券市场上市,半年内诈骗300万元。一家原有注册资本仅50万元的生物公司,何以能在2个月内迅速将注册资本翻了100倍?追击诈骗案幕后的最大推手,一个以虚报注册资本获利的产业链浮出水面。过几天,涉及虚报注册资本的三名当事人将被移送湖里区法院审判。

  镜头回放到2007年9月,某公司陈老板很兴奋,此时他的身价虽然只有50万元,但一个正在酝酿的诈骗计划有可能将他打造成身价过亿的成功商人。

  3个月前,一个香港老板给他指点了发财的方法:“只要将公司包装一下,对外发布消息说准备海外上市,就可以募集大量资金。包装公司最基础的工作就是将注册资本增资到3000万元,最好超过5000万元。”

  手头没有资金,怎么才能将注册资本从50万元增资到5000万元呢?

  陈老板找到一家商标事务所的陈经理。陈经理再找到王某,王某干的就是帮人垫付注册资本的行当。

  王某给某公司重新开设了一个企业基本账户,然后开始筹集闲散资本。因为第一次增资不能超过2000万元,王某先筹到2000万元,然后将这笔资金存入某公司的账户。

  资金到账当天,商标事务所联系会计师事务所,快速办出验资报告,然后委托工商登记代理公司,带上公司变更登记申请书、企业营业执照、股东会决议、验资报告等材料,到工商局办理企业注册资本变更登记手续。

  第二天,新的营业执照上注册资本已经变更为2000万元。随后,王某立刻将2000万元资金转走了。

  王某前后花了一个月的时间才将注册资本增资到2000万元,陈老板觉得太慢,另寻高人。

  李某熟悉公司财务、工商登记,深谙虚假注册之道。李某分3次,每次1000万元,往企业账户注入资金3000万元,当天存进去第二天取出来,之后再存再取。半个月内,李某就将某公司营业执照上的注册资本膨胀为5000万元。

  李某是单干户,他和盘托出其中的巨大利益:半个月内就赚了14.5万元。

  李某说,一般行情是收取增资额度的1%作为佣金,当时说好帮陈老板增加资本3000万元,佣金是30万元,但他实际上赚到手没有那么多,还要支付一些费用。

  其中,李某向朋友筹集闲散资金700万元,要支付一定的利息,先后借款3次,总共支付13万元利息。会计师事务所验资、代理工商登记,总共花了2万元,剩下的14.5万元才是他纯赚的。

  某公司的注册资本从2000万元膨胀为5000万元,李某前后3次增资花了半个月时间,实际上跑腿的时间不过是6天,因为每次增资都是一天进账户一天出账户。

  某公司集资诈骗案告破、陈老板落网半年后,陈经理、王某、李某也先后被公安机关抓获归案,涉嫌罪名都是虚报注册资本罪。

  【回放】

  某公司的注册资本虚增到5000万元后,马上建立网站,发布公司高层和美国某财团合作等内容,宣称公司总资产2.52亿元,两年内将在美国纳斯达克证券市场上市。某公司伪造了所有上市的资料。

  准备就绪后,某董事长陈某和副董事长杨某先后联系省内外的10家不法中介机构当“托”,进行电话推销。半年就骗倒52人,敛财近300万元。

  今年5月28日,两人因犯集资诈骗罪,一审分别被处13年和11年6个月的有期徒刑,各被处罚金30万元。(详见5月28日本报相关报道)

  解读:

  公司法规定,出资达到法定资本最低限额是公司成立的必备条件,注册资本是公司初始运行的物质保证,在很多人眼中是企业资信和实力的象征。

  注册资本表面上缴纳情况还不错,但实际上虚假注册的情况非常普遍。由于融资困难,一些人采用虚报资本、抽逃出资、非法挪用资金、骗贷等方式骗取公司登记。

  有人或许以为虚报注册资本罪的最高刑罚不过是三年有期徒刑,因此心存侥幸。殊不知,刑事制裁很大程度上意味着国家、社会对行为人的否定,行为人以后参与政治经济生活的能力和自由将受到诸多影响。

  更重要的是,在认定存在虚报注册资本事实的情况下,其虚报注册资本的行为很可能被认为是实施其他严重犯罪(如合同诈骗)的证据和情节,并以其他罪名实施更严厉刑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