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化留学陷阱何其多
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家庭有能力支付留学所需的不菲费用,出国留学正一步步从“小众”走向“大众”。
然而当越来越多的留学项目可供选择时,不少消费者却陷入了不良机构所设的留学陷阱,使得原本光明宽阔的留学大道变得越走越窄。那么,如何才能避免不必要的留学风险,让留学之路走得更加平坦与顺利呢?
专家揭秘
留学领域存在六大陷阱
●陷阱一:黑中介、“做私单”风险大
针对合法留学中介机构而言,消费者遇到的陷阱是个别从业人员的体外操作,业内称之为“做私单”。就是业务人员私下与消费者达成一致,以低价为诱饵,引导消费者不签合同、不通过公司财务缴费,将费用私下交给业务员。这种行为的后果可能导致出现争议后,消费者的权益无法得到维护。由于这种行为没有受到政府机关的监管,也不受留学服务行业协会的约束,因此出现问题后没有相关单位追究其责任,所以出现问题后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基本上无法得到保证,给消费者带来的侵害是比较大的。
●陷阱二:合同约定避重就轻
如今出国留学的人越来越多,所涉及的留学手续代办、咨询、培训等业务应运而生。留学中介机构招揽客户时,口头承诺诸多事项,但中介机构在签订书面合同时就其承担的义务往往避重就轻。据了解,在留学合同方面纠纷的主要问题是中介机构未在约定的时间内办理或联系约定的国外就读学校,但在追究中介机构法律责任时,双方签订的书面合同中并无相关具体事项和具体义务的约定。
●陷阱三:颁发折中项目文凭
近几年来,一些大学通过举办所谓合作办学项目,变相在提供出国留学服务。常见的形式是开设“1+3”、“2+2”等双联课程,声称学生毕业后可以获得国外大学颁发的文凭。这其中不乏国内非常知名的大学。这些学校因其在民众心目中的崇高声望,极具诱惑力,因此吸引不少学生走上这条路。所谓折中项目最大的问题在于学生拿到国外文凭后,得不到我国教育部的承认,学生几年的大好时光也由此付诸东流。特别让人担心的是,此种现象目前有愈演愈烈之势。
●陷阱四:攀龙附凤吸引生源
还有一类容易让人上当的机构,就是所谓国外大学驻华的代表机构,这类机构绝大多数没有合法注册,办理留学业务是不合法的。他们只是或多或少与国外大学有点联系,更有甚者只是徒有其名,根本不能代表国外大学,而且国外的正规大学不会轻易在海外设办事处。一些中介机构在某些知名学府内租赁办公用地,趁机打着名校的旗帜对外招生,使得部分不明其中的家长们误以为是该知名学府对外进行招生。
●陷阱五:资质不够,频频玩失踪
在各类留学纠纷中,因为选择无资质的非法留学中介而发生的留学“事故”占了相当大的比例。为了增加可信度,有些非法中介会特别租赁一些正规单位的余房,并宣称自己是“某某单位的下属机构,属于正规单位”,以混淆人们的视听。
近年来还出现的一种情况就是中介机构本身并不具备相关从业资格,而是通过“挂靠”的方式来进行经营。这种情况也比较有风险,往往出现纠纷的时候机构之间互相推诿。
●陷阱六:过度包装,“野鸡学校”变身名校
据了解,一些非法中介常常会在学校名头上“做文章”其“包装”国外院校的方式有以下几种:一是把“野鸡学校”统称大学,还特意把这些学校的毕业文凭和认证证明放在网上“验明正身”;二是把国外的二、三流学校称为“国际性大学”;三是标榜该院校获得了某某国际认证,其实所谓的文凭公证、认证就是利用中国学生对国外法律制度认识不够而采取的一种骗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