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水污染条例实施,排污企业要付“代价”
昨天,河南省环境与保护厅召开新闻发布会,《河南省水污染防治条例》(以下简称《条例》)3月1日起生效。一个月后,企业再肆意往水里排毒将会受到法律惩罚。
《条例》内容
《条例》共七章六十八条。主要规定了《条例》的适用范围,水环境保护体制,水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饮用水水源和其他特殊水体保护,水污染的预防治理,水环境监控和应急处置,执法监督以及法律责任等。
《条例》特点
一是建立水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防范水环境污染风险。我省水环境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一些企业污染事故频发,严重危害群众身体健康和社会稳定。加快我省环境染污责任制保险度建设势在必行。因此,《条例》第八条第三款规定:“鼓励单位和个人通过保险形式抵御水环境污染风险。”
二中完善排污许可制度,进一步规范排污许可行为。排污许可制度是落实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加强污染物排放的重要手段。《水污染防治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国家实行排污许可制度。”“排污许可的具体办法和实施步骤是由国务院规定”,目前,国务院还没有出台有关排污许可的正式规定。为进一步规范环保部门排污许可证的发放行为,保障排污许可制度的有效实施,因此在《条例》第二十三条中死排污许可制度进行了明确,并在《条例(草案)》第六章法律责任部分第五十八条、第六十条对无证排污和不按照排污许可证规定范围的排污行为以及对有严重排污行为的排污单位设定了罚则。
三是实行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营资质制度,提高环境污染治理水平。为了提高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营管理水平,规范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营市场秩序,根据《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和国家环保部印发的《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营资质许可管理办法》的规定,在《条例》第三十三条规定了水环境污染处理设施运营单位必须依法取得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营姿势。同时,《条例》第六十四条对违犯违反运营资质管理制度设定了相应的法律责任。实施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营资质制度,鼓励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参与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营活动,对不断推进环保设施运营的社会化、专业化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四是推行排污权交易制度,有效控制环境污染。总的来说,排污权交易作为一种能够实现最大限度减少治理污染成本、提高治理污染效率的控制污染环境的保护手段,同传统的管理政策相比,能够更多、更快的实现污染物排放的削减。排污权交易是一个推进建立企业自觉珍惜环境、减少污染物排放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最终将促进环境保护产业的发展,基于排污权交易的重大意义,《条例》第三十八条对排污权交易的有偿转让做出了规定,为我省实施排污权的有偿转让提供法律依据。
五是实行建设项目区域限批和排污单位限批制度,合理调整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是减少污染排放的治本之策。严格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不仅可以从源头防止污染产生,还是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的重要手段。目前,我省经济增长方式正在逐步转变,经济结构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根据国务院的有关规定,结合我省水污染防治的实际情况,《条例》第三十九条、第四十条分别规定了涉水建设项目的区域限批和排污单位限批制度。这对于强化环境准入,从源头上控制新建高污染、高能耗项目,减少污染物排放,推进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积极意义。
六是建立企业环境违法诚信评价制度,强化社会监督。为有效防范金融风险,加大企业违法成本,加强对企业环境违法行为的社会监督和制约,规范和推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中国人民银行、环保总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共享企业环境违法信息有关问题的通知》,将企业环境违法信息足部纳入企业诚信系统,作为企业申请贷款、进行融资或上市的重要参考因素。我省自2006年实行了环境违法企业“黑名单”制度,对入“黑名单”得企业在全省发通报,在主要媒体予以曝光,并通知银行信贷部门改企业为投资风险高危企业,对有效防止企业环境违法行为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加强对排污单位的环境监控和社会监督,进一步加强诚信体系建设,《条例》第五十三条规定了企业遵守水污染防治法律法规的诚信评价制度,并规定了公布企业违法信息的情形,为有效解决危害群众利益的突出环境违法问题,促进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提供法律依据和保障。
七是强化了法律责任。加大了违法成本。目前,“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已成为水污染防治领域中的突出问题。企业违法偷排、超排污染物的现象十分普遍。针对这一问题,《条例》在法律责任一章突出了一下几个方面:一是强化了政府及主管部门的约束和责任,在六十五条规定了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法律责任,在六十七条规定了环境保护监督管理人员的法律责任;而是综合运用罚款、责令改正、责令限期治理、责令关闭等多种手段,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提高了违法成本;三是赋予了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一些强制手段,如在六十条规定了企业严重环境违法的,由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依法吊销排污许可证。这样规定,有利于执法部门依法行政,更有利于增强企业守法的自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