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

为河北国企发展提升年

  2012年,河北省国资委监管企业资产总额将达7600亿元,年营业收入达8300亿元,全年实现利税421亿元,争当工业强省排头兵。

  从近期召开的省国企改革发展暨国资监管工作会议上获悉:我省确定2012年为国企发展提升年,着力提升发展质量、发展活力、发展保障,全面提升国企发展水平。年内使省国资委监管企业资产总额达到7600亿元,增长15%以上;年营业收入达到8300亿元,增长15%以上;全年实现利税421亿元,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达到105%以上,争当工业强省排头兵。

  据省国资委主任周杰介绍,2012年,受宏观经济形势影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我省重点国企将着力抓好经济运行,确保生产经营平稳较快增长。尤其要切实抓好企业生产要素的保障,加强对大宗商品价格以及原材料、产品价格走势的分析,加大市场开拓力度;切实保障资金链安全,拓宽融资渠道,及时调整融资策略,充分利用多种融资手段,加大直接融资比重,合理运用企业债券、中期票据等多种方式筹措资金,优化负债结构,严控借贷规模和资产负债率,确保现金流安全。

  按照规划,省国资委监管企业将着力抓好重点项目建设,在稳增长、促发展中发挥国有企业的骨干支撑作用。从今年开始,省国资委将下放项目建设审批权限,加强对监管企业三年滚动战略规划的动态管理,真正发挥战略在企业发展中的核心作用。各重点企业将尽快明晰主业,明确发展战略,细化发展规划,突出主业发展,加快形成以战略引导规划、以规划推动企业科学发展的工作机制。同时要切实把握好投资的方向和力度,把资金重点投向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领域。2012年,省国资委监管企业新建、续建重点项目投资将达750亿元以上,突出抓好河北钢铁集团研山铁矿、开滦集团加拿大盖森煤田、冀中能源集团磁西一号井、河北港口集团曹妃甸港矿石码头二期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

  着力推进改革创新,进一步增强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活力。2012年,我省将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不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按照“发行上市一批、股改辅导一批、规划储备一批、整体上市一批”的工作思路,对具备整体上市或主业整体上市条件的企业逐户分析,分类排队,逐一制定出具体的上市推进时间表和路线图,加快主业整体上市。重点抓好秦港股份、邢台钢铁等一批企业上市工作。积极推动创新能力强、科技含量高、发展前景好的企业在中小板、创业板上市。学习借鉴央企和先进省市的成功经验和做法,推进规范董事会建设,以引入外部董事、规范董事会运作为重点,加快实现企业董事会和经营管理层相对分开,加快实现由传统的“一把手”体制向团队管理体制转变。省国资委今年将在部分企业进行试点,力争到“十二五”末,监管企业全部建立起规范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

  着力推进结构调整、产业升级,提高国有资本配置效率。2012年,省国资委监管企业将瞄准产业链高端、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加快调结构、转方式步伐。进一步加大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力度,加快培育发展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依托大型国有骨干优势企业,积极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大力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煤化工和钢材加工配送,做大做强物流龙头企业,重点推进钢铁、煤炭电子交易平台建设,加快临港、陆港、空港等6个现代物流园区或物流基地建设。进一步增强国有资本集中度和辐射力。充分发挥河北钢铁、开滦、冀中能源、省国控等大型企业集团的整合主体作用,进一步加大对钢铁、煤炭、有色等相关产业的并购整合重组力度。切实加大金融、担保、保险等服务业投资力度,发展壮大融资担保规模,推进融投集团做优做强,尽快在现代服务业领域打造一批有较强竞争实力的大公司大集团。

  大力推进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以推进现有产品升级和新产品开发为目标,大力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消化吸收再创新,加快形成更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努力争第一、做唯一。同时大力加强品牌创建,不断提升产品差异化优势,拓展产品盈利空间。加快建立以技术为纽带、以项目为载体,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产学研联盟,促进各类创新平台建设。进一步提高研发投入比重,有条件的企业要加快创立技术进步和创新基金。

  着力推进对外战略合作,实现“借船出海、借梯上楼”。本着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原则,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引进战略投资者,促进国有企业做强做优。认真落实省政府与国务院国资委签署的省部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以“百家央企走进河北”活动为契机,全面深入推进与央企的战略合作。进一步加快与央企合作项目的落地建设,加快建立与央企对接合作的信息平台,定期与国务院国资委规划局交流沟通,及时掌握央企投资走向,积极筛选一批有发展潜力的省属、市县属国有企业向央企进行重点推介,全面深化与央企的联合重组、产权融合。积极通过产业招商、项目招商等多种形式,促进企业与国内外、境内外一流企业,特别是世界500强、国内500强以及117家央企的经济、技术、管理、人才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