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购食品安全警钟再响,假减肥胶囊60%是淀粉
来有影去无踪网购减肥食品遭遇“李鬼”
左旋肉碱是一种类维生素的营养素,从营养学的理论上来讲,它有利于减重。所以继西布曲明被禁用后,左旋肉碱作为一种减肥辅助治疗食品即被减重人士广泛食用。
东西火了,假的就多了。记者电话采访了多位网购“露卡素左旋肉碱胶囊”受骗的消费者,她们有的是通过防伪标识就试出了真假;有的还被防伪标识所欺骗,食用后没有任何效果;有的则是食用后身体不适影响到健康。
湖南长沙的蒋女士2011年上半年花188元网购了1瓶“露卡素左旋肉碱胶囊”。看到外包装瓶上有防伪标识,为保证健康,她就对防伪标识进行了核实,居然发现真的是假产品。她随即查询拨打了生产商的电话,被告知这个产品早就不生产了,肯定是不法分子冒充他们制造并销售的。“太令人气愤了,我拨打包装上的400客服电话,对方听我说明情况后什么都没说就把电话给挂了,我再打过去,根本就没人接电话了,给她们留言也不回。再后来,连网站都上不去了。”
广东惠州的宁女士则花了498元网购了两瓶“露卡素左旋肉碱胶囊”,对方承诺无效退款。食用一个月后她觉得没有效果,就打400客服电话要求对方退款。对方称要查一下她的相关信息再回话,之后便没了任何音讯。“网址不断变化,但我知道肯定就是她们这些骗子。”宁女士还说她开始按照防伪标识在网上查了确实是正品,才开始食用的。后来了解才知道所谓的防伪标识网站也是专门做密码防伪的假网站。
蒋女士和宁女士虽然受骗了,但并没有对身体造成影响。而天津的齐女士就没有那么幸运了。2011年7月份她网购了四瓶“露卡素左旋肉碱胶囊”,按照食用方法先后食用了8粒后,就开始头疼,“睡到半夜头痛得厉害,也不敢动,也不敢睁眼,挨到了天亮才好了些。早晨8点又吃了四粒,上午10点又开始头痛。”由于齐女士的生活和饮食与平时一样,只是多吃了这几粒“露卡素左旋肉碱胶囊”就这样了,在家人的劝说下,她就不敢再吃了。
记者联系左旋肉碱胶囊的出品商“北京碧奥蒂克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了解情况。公司负责人西木博士接受采访时表示,假露卡素左旋肉碱胶囊在外包装上确实能以假乱真,但包装上除了研制和监制名称、生产制造商名称确实是他们公司的,其他信息如防伪标识、产品标准号、全国免费客服电话、加工卫生许可证号、食品生产许可证号、网址等统统都是假的。“我们公司之前出品的露卡素左旋肉碱胶囊是白色颗粒状,有酸咸味。而且这个产品2010年11月份就已停产,2010年12月7日开始停止销售,之后我们对正规销售渠道销售的正品左旋肉碱胶囊进行了回收并全部销毁了,还有销毁证明。”
假网站披“官网”外衣减肥胶囊竟由淀粉制成
据北京碧奥蒂克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工商管辖部门北京市东城区工商分局幸福大街工商所消费者维权部门工作人员刘冰介绍,从前年开始陆续接到此类投诉,投诉的内容多是“网站是假的”“食用无效,承诺退货的并不给退货”等。工商部门也对该厂家进行过检查,已经查明,投诉者投诉的货品并非该厂家生产。很明显,减肥胶囊网购遭遇“李鬼”。
那么这些假的露卡素左旋肉碱胶囊到底如何流入市场,又是由什么制成的呢?
记者在百度上输入“左旋肉碱”,跳出来的网站多得让人眼花,标注“官方网站”“唯一指定销售”的网站就有无数。
记者登录该减肥网站,在醒目位置注明“防伪公告”-“为了确保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并加强货品监管,保证每一位消费者所购买的露卡素均为官方正品,北京碧奥蒂克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于2011年7月1日起,对所有露卡素产品正规经销商提供网站授权认证查询及实施外包装防伪验证。”
网站则一登录就弹出对话框“中国瘦身协会提示您:您现在访问的是露卡素左旋肉碱官方网站!本站唯一域名:谨防假冒!不良奸商仿网站、售假货,甚至发帖诽谤官网,误导消费者,厂家授权全国唯一销售商家,购买时请认准三重防伪,谨防假冒。”
记者先后花198元在以上两个网站各购买了一瓶“露卡素左旋肉碱胶囊”,生产日期分别为2010年5月份和9月份,寄件公司分别是“易生活购物网”,和“皇冠正品商城”,地址均在广州。
两瓶“左旋肉碱”外包装均为15公分高的圆柱体硬塑料瓶,外表都很精致,图像清晰,字迹清楚,防伪标识明确。柱体内深棕色的胶囊里包含着白色没有任何味道的粉末。怎么看都跟过去假冒伪劣产品给人留下的粗制滥造的印象大相径庭。
记者将购买的“露卡素左旋肉碱胶囊”和齐女士曾经服用过的“露卡素左旋肉碱胶囊”送到专业检测机构进行了检测。令人气愤的是,两个样品成分含量中,左旋肉碱含量仅为1%左右,而淀粉含量居然占到了60%以上。
假减肥胶囊暴利数百倍彻底打击需完善法律法规
“假货中左旋肉碱的含量100粒才是我们正品一粒的含量。”碧奥蒂克公司工作人员介绍。
记者粗算了笔账:假左旋肉碱胶囊一瓶标明180粒,一粒400毫克,一瓶共72克;一斤500克土豆淀粉的价格约是3元钱,也就是说一瓶假左旋肉碱胶囊的成本最多也就约1元钱,而在市场上卖到198元一瓶!这可不是一般的暴利。
中国消费者协会法律顾问邱宝昌认为,这是典型的网络制假售假。随着B2C、C2C销售方式的出现,这种现象经常发生在保健品、食品、补品等领域。这种假商品不同于以往造假的商品,由于食用的消费者本身并没有疾病或仅是慢性病,只要食用的假商品对身体没有直接伤害,很多人即使食用了没有效果,也不会知道它是假货,即使知道了是假货,也很少有人真正去投诉。所以这种制假售假行为更具隐蔽性和欺骗性。
邱宝昌还介绍,严格来说,消费者通过假网站购买的商品,应该不属于消费纠纷范畴,同时由于交易的双方多数情况下是跨地域交易,工商和质检部门往往力不从心。虽然工信部门可以通过技术手段查处假网站,但假网站由于核办手续简单,成本低廉,可以不断转换网址,查处难度非常大。
刘冰也证实了这一点,她说:“我们处理消费者投诉一般要确认被投诉对象的主体,也就是要确认该商品是否是被投诉者所生产的,如果确认不是,那我们职权范围内就无法核查,只能提醒消费者购买此类商品时要通过该企业的自有网站,在购买时要谨慎。”
邱宝昌说,要想彻底杜绝网络制假售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一方面,消费者要提高甄别真伪的能力,加强自我消费保护意识,另一方面,政府部门要建立完善网络购物及维权的法律法规,一旦发现违规制假售假就从重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