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给食品系上牢固的“安全带”
长沙市和雨花区工商执法人员突击检查一个肮脏恶臭、无证无照的猪油作坊时,发现这里在用廉价收购的生猪屠宰“下脚料”炼猪油,时间已达3年多。而权威部门出示的检验报告却显示,在这种地方生产的“下脚料猪油”竟是“合格食品”。
明明是在肮脏的环境下,使用“下脚料”炼成的恶心“下脚料猪油”,最终竟通过了权威部门的检验,成为名义上的“合格食品”。而发生如此荒诞的事情,只因食品安全标准太低。标准太落后,执行起来自然力不从心,也就不能再怪“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了。
当然,出现这样的事情也不是第一次。近年来发生的诸多食品安全危机事件中,影响最大的“毒奶粉”,就是最为典型的标准落后案例。本是化工原料的三聚氰胺,却被非法添加进原料奶中,以提升蛋白质含量指标。而用其加工出来的乳品,竟然也都通过了质量检测,成为“合格产品”,涉案最深的三鹿奶粉还获得“中国名牌产品”的荣誉。而这一切,也是源于检验标准落后、指标过于简单,导致含毒奶粉顺利通过检测,成为名不副实的“合格奶粉”,戕害了许多婴儿的健康。
“下脚料猪油”与“毒奶粉”情况虽不同,但却暴露出了共性问题。虽然“下脚料猪油”很恶心,牟取私利的作坊主很可恶,但还都是次要问题。最大的问题,则是存在于执法部门之中。“下脚料猪油”非法炼制长达3年,销售数量高达20万吨,却一直没有被查处,显然有监管失责之嫌。而被查获的“下脚料猪油”,居然还是“合格食品”,不啻是甩了食品安全标准一记耳光。落后标准犹如钝化的剑,一旦失去锋芒后,又怎能披荆斩棘?
当前正处于食品安全危机高发期,频频上演的食品安全事件,已为提升食品安全标准敲响警钟。从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的经验来看,防范食品安全问题,需要执行最为严苛的食品安全标准,建立起从生产到终端的一条龙监管机制,不留下一个漏洞,全程追究监管责任,及时透明发布信息,就能遏制食品安全危机事件。给食品拴上牢固的“安全带”,不仅是为消费者的健康负责,也是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机制所必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