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

浅谈如何加强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监督

  近年来,民营企业在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正确指引下,作为市场经济发展中崛起的后起之秀,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据从一些地方、一些部门提供的信息获悉:民营经济在当地已成为创造地方财政和农民收入、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吸收高中级专业技术人才和大学生择业的主要渠道。顺应形式需要,民营经济内部审计机构也应运而生,在民营经济发展的大潮中各显身手。

  尽管如此,我们也不容质疑:在快速发展的民营经济背后,同时也潜藏着较为严重的会计违法违规行为。现仅对某地10户民营企业的调查为例,谈谈民营企业会计违法违规的问题的表现形式、危害程度及相应的审计对策。

  一、民营企业会计违法违规问题严重,管理亟待加强

  据来10户民营企业的调查情况看:会计违法违规问题较为突出,其表现形式可以归纳为以下六类:

  表现形式之一:会计基础工作薄弱。有的单位会计资料保管不善,连续两年会计总帐缺失,部分年度存货明细账、会计凭证缺失。有的单位“固定资产”总帐与明细账相差170余万元,不查明原因,直接将差额挂帐,并提折旧三年之久:“其它应付款”总帐与明细账相差159万元,直接将差额挂帐。还有一个单位由于总帐与明细账不符,在未查明原因的情况下重新调整总帐。有的单位同样的人、同样的事项记入不同的帐户,后来会计人员更换,新官不理旧帐,形成了一本:“糊涂帐”。

  表现形式之二:“经营成果严重不实。有的在集团公司内部单位之间互相空开发票,虚增购销金额,数额巨大,并由此人为虚增进项税额数百万元。某单位虚设”库存商品“户,用以调剂商品销售成本虚增利润206.7万元。有的单位利用计提”租赁费“和”运费“的办法调整利润120万元。某单位为了掩盖管理失控引起的严重存货盘亏,人为调低产品销售成本、一次性掩盖亏损528万元。在上述审计过的10户企业中,普遍存在产品、原材料成本结转不实的问题。

  表现之三:银行帐户过多过滥。有的单位银行帐户多的时间达到18个,有的多年不用、不核对。

  表现之四:往来帐项帐帐不清。有的单位在集团公司内部各单位间多年来一直开展往来业务,由于长期不核对帐务,形成对帐差额288万元。有的单位外欠款长期不清理形成呆帐;有的长期欠款已经起诉但是往往是赢了官司不赢钱。

  表现之五:库存物资帐帐实不符。有的单位清查出帐内外固定资产共121种、低值易耗品151种,由于长期以来未组织进行专项清理,财务人员更换等,帐务严重分离,无分清帐内与帐外资产。还有一印刷企业因产品质量问题发生退货金额200余万元长期不处理帐务,形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表现之六:现金管理使用不严。有个单位几任出纳会计陆续出现严重短款问题,短款数额都在5000元以上。有的单位出纳会计干了半年,三次点库三次出现短款,金额达5000元。有些单位以支付“业务费”、“客户佣金”、“咨询费”等名义大额支出现金,少则几千元,多则数万元,且支款用于不明,签字手续不完善。还有的购买汽车都是现金支付。白条付款、白条顶库现象也较为普遍。

  另外,审计还反映出民营企业存在的虚假出资、私设“小金库”等问题。

  上述问题,只是当前民营企业发展中的一个缩影。不难看出,民营企业的会计违法违规问题可谓触目惊心,其严重成都要远远超出国有企业。从根本上遏之会计领域存在的种种问题,引导民营经济沿着健康、有序的轨道运行,应引起各级、各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二、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

  通过调查、座谈和实地挖掘,存在上述问题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企业法人的个人意志是会计违规违法问题滋生的直接诱因。由于民营企业的发起大多源自乡村和个人,管理人员多数来自于“本乡本土”实施“家族式”管理,这种形式的企业往往是法制观念较为淡薄,为了小团体利益而置国家法律法规于不顾。

  二是内部审计实质意义上的不独立性影响了审计监督职能的充分发挥。根据《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和《郑州市审计监督条例》的规定,在民营企业内部根本需要设立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受单位主要负责人领导。这种内部审计管理体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内部审计在实质意义上的不独立性,突出表现在对发现问题的处理环节上不能按照国家财经法规处理,致使一些重大问题如逃税款、私设“小金库”、虚假出资骗取国家税收优惠政策等方面的问题往往得不到应有的处理,问题屡禁不止。

  三是国家审计法律法规方面的局限性,使民营经济脱离了国家审计的监督。根据《审计法》和《审计法实施条例》的规定,国家审计机关对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控股地位企业进行审计监督。而民营企业不占有国家资本金,不在国家审计监督范围之列。国家审计机关只能通过成立协会(学会)的方式对其业务质量进行检查和评估,从目前的情形看其作用是微乎其微的,民营企业的会计违法违规问题要通过内部审计协会(学会)和国家审计机关的检查和评估来得到较好的根治还有待时日。

  由此看来,加强内部审计监督和质量控制,深入挖掘影响民营经济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逐步改进和规范民营企业财务管理,治理会计领域的违法违规问题已经成为摆在内部审计人员面前的一个长期工程,愈发显示出其必要性和紧迫性。

  三、采取三项措施,强化民营经济审计监督

  我们认为,要从根本上遏制民营企业的会计违法违规问题,应采取三项措施:

  一是企业法定代表人要自觉遵守国家财经法律法规,用足用活国家给予民营经济的扶持和优惠政策,依法经营,照章纳税。要重视内部审计工作的发展,建立健全正常的内部审计制度,给审计工作撑腰打气,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

  二是重视审计队伍建设。即:在企业内部建立一支素质过硬、业务水平较高、有一定的财经法规知识、敢于坚持原则、有责任心、事业心和较高的专业技能、敢打硬仗的审计队伍。这是搞好内部审计工作的根本保证。

  三是从“三个环节”入手,加强内部审计监督。

  1、从基层入手,重视内部审计“三化”建设。一是采取以审代训、以会代训、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方式,锻炼审计队伍;把内部审计人员学习、培训制度作为一项长期工程,作出规划,抓紧抓好,保证审计人员的业务技能和政策理论水平在形势面前不落伍,实现内部审计经常化。二要建立民营企业内部审计长效运行机制,实现内部审计制度化。对内部审计的发展要按照“有利于企业长足发展、有利于监督职能充分发挥、有利于合理整合审计资源”的原则,作出长远规划,既要保证审计覆盖面,又要贴紧行业实际,突出监督重点,使内部审计作为企业发展中的一项必不可少的制度,作为整个审计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市场经济建设和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三要理顺内部审计与国家审计的关系,实现内部审计的规范化。首先,在企业内部要建立相应的内部审计管理制度和有关的专业审计办法,指导内部审计业务的开展。可以参照国家审计质量控制办法,建立适合行业特点的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标准体系。其次,完善国家审计法律法规,加强对内部审计的监督和评估力度。建议进一步完善《审计法》或者通过地方立法,规范和完善民营经济审计,赋予国家审计机关对民营经济一定的监督检查和处理处罚权力,理顺国家审计和民营经济内部审计的关系,明确相互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当前,上级审计机关应充分认识到民营企业内部审计面临的诸多困难和问题,切实发挥内部审计学会的作用,在指导内部审计业务监督和评价内部审计质量方面积极开展工作,引导民营经济内部审计的健康长足发展。抓好“三化”建设是内部审计质量控制体系的基础。

  2、从“审、帮、促”三结合着眼,突出抓好现场审计。会计领域存在问题的根源之一,就是没有一支过硬的、专业化水平较高的会计队伍,会计规范化水平不高。作为内部审计人员,要通过开展广泛的审计监督,充分履行监督职责,在现场实施审计中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帮助整改问题,同时积极向他们宣传国家有关会计、审计和其他财经法规,引导他们充分认识问题的性质和严重程度。

  3、严肃审计处理,保证项目质量。明确责任,依法查处和打击会计违法违规行为。内部审计机构尤其是集团公司的内部审计机构,要着眼于企业的长远发展目标,积极主动地争取领导支持,对所属单位存在的各类会计违法违规问题,严格按照国家《会计法》等有关财经法规,根据责任划分,依法进行处理:属于单位领导人授意、指使、强令会计人员编造篡改会计数据,弄虚作假,损害国家和社会利益的要追究企业经营者的会计责任,直至撤销其职务。企业会计责任人应对会计信息的生成质量具体的全面的领导责任。会计人员做假帐,隐匿或故意销毁会计凭证、帐簿、财务报告、贪污挪用公款等违法行为,应追究其刑事责任并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依法审计、依法处理是确保内部审计质量的关键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