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

劳动仲裁是否应在劳动关系所在单位地申请

  一、劳动仲裁是否应在劳动关系所在单位地申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21条规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负责管辖本区域内发生的劳动争议。劳动争议由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双方当事人分别向劳动合同履行地和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的,由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

  根据上述法律的规定,劳动合同履行地和单位所在地的定义应理解为:劳动合同履行地为劳动者实际工作场所地,用人单位所在地为用人单位注册、登记地。所以劳动者与用工单位产生争议后,劳动者有证据证明实际工作地点,可就近选择劳动争议仲裁委,便利于劳动者维权同时又节省维权成本。

  二、劳动仲裁的流程

  1、提交申请书:当事人申请仲裁,应当提交书面仲裁申请书,并按照被申请人数提交副本。

  2、仲裁受理:仲裁委员会应当自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五日内作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决定。仲裁委员会决定受理的,应当自作出决定之日起五日内将申诉书副本送达被申请人。决定不予受理的,应当说明理由。

  3、开庭审理:仲裁庭应当于开庭的五日前,将开庭日期、地点书面通知双方当事人。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经仲裁庭同意中途退庭的,对申请人按照撤诉自理,对被申请人可以做缺席裁决。

  4、仲裁调解:仲裁庭处理劳动争议应当先行调解,在查明事实的基础上促使当事人双方自愿达成协议。调解达成协议的,仲裁庭应当根据协议内容制作调解书,调解书自送达之日起具有法律效力;调解未达成协议的,仲裁庭应当及时裁决。

  5、仲裁裁决: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应当自劳动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结束。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经批准可以延期并书面通知当事人,延长期限不超过十五日。仲裁庭裁决后应当制作仲裁书送达双方当事人。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自收到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期满不起诉的,裁决书即发生法律效力。

  三、劳动仲裁申请书范本

  劳动仲裁申请书范本

  申请人:XXX,性别,民族,1XXX年XX月XX日出生,现住XXX市XXX区XXX路XXX号。联系电话:XXXXXX。

  被申请人:XX有限公司,住所地:XX市XX区XXX路XXX号。电话:XXX。

  法定代表人:XXX职务:XXX

  请求事项:

  一、裁决被申请人向申请人支付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_______元。

  二、裁决被申请人向申请人支付____年___月至____年___月加班费共_____元,其中:1、延时工作时间加班费_____元及25%的经济补偿金____元;2休息日加班费______元及25%的经济补偿金_____元。

  三、裁决被申请人向申请人支付年休假赔偿金_____元。

  四、裁决被申请人向申请人支付高温补贴_____元。

  五、裁决被申请人向申请人支付失业保险赔偿金_____元。

  六、裁决被申请人向申请人支付未签署劳动合同的赔偿金_____元。

  以上六项合计:XXX元。

  事实与理由:

  申请人于XX年XX月进入被申请人单位工作,任一职至今,双方未签订劳动合同,被申请人未给申请人办理社会保险,XX年XX月XX日,申请人于XX年XX月XX日以被申请人“未签劳动合同、未买社会保险、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为由向被申请人提出了解除劳动合同关系。

  在职期间,申请人为职务,被申请人要求申请人除每周正常工作5天处,星期六、日还要求申请人加班,但被申请人却没有按《劳动法》的规定给申请人安排补休,也没有按规定支付申请人加班费。从被申请人发给申请人的工资条可以看出,申请人的加班时数、加班工资均为零,按照双方劳动合同约定的月工资元为基数计算,XX年XX月至XX年XX月间,被申请人拖欠申请人延时工作时间加班费元元/21.75*1.5倍*个小时*周*12个月*年)未付、拖欠申请人休息日工作时间加班费元(元/21.75*2倍*8个小时*天*12个月*年)未付。

  在职期间,申请人多次找被申请人协商要求签署劳动合同、办理社保、支付加班费,被申请人均予以拒绝。被申请人的行为严重违反了《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的规定,为维护申请人的合法权益,特向贵会申请仲裁,请求仲裁委在查明事实的基础上支付申请人的仲裁请求,依法裁决。

  此致

  XXX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

  申请人:XXX(签名)

  年月日

  上述就是小编对“劳动仲裁是否应在劳动关系所在单位地申请”问题进行的解答,发生劳动争议时,劳动者申请劳动仲裁解决争议的,可以到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的管辖机构申请仲裁。读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帮助,欢迎到进行法律咨询。

  温馨提示:

  《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婚姻法》《继承法》《民法通则》《收养法》《担保法》《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民法总则》同时废止。如果您涉及《民法典》规定的其他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