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

我国仲裁具体时效的规定是怎样的

  一、我国仲裁具体时效的规定是怎样的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申请仲裁的时效法律的规定的,适用相关规定,没有规定的适用民事诉讼时效的规定,而民事诉讼时效通常是三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

  第七十四条:法律对仲裁时效有规定的,适用该规定。法律对仲裁时效没有规定的,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

  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二、申请仲裁的条件

  (一)、有仲裁协议

  仲裁协议既是当事人授权仲裁机构解决争议的依据,也是排除法院司法管辖权的依据。因此,当事人之间订有仲裁协议是当事人申请仲裁的必要前提,如果没有仲裁协议,而只有一方当事人的仲裁申请,仲裁委员会不得受理。

  另外,仲裁协议的存在,也使仲裁双方当事人的身份得以明确,正如诉讼中起诉必须有明确的原、被告一样。

  (二)、有具体的仲裁请求和事实、理由

  即申请人请求仲裁委员会予以保护的合法权益以及要求被申请人履行实体义务的具体内容

  仲裁请求是申请人提请仲裁的目的所在,也是仲裁庭进行仲裁的导向,因此,当事人申请仲裁必须要有具体的仲裁请求。

  具体的事实和理由是指申请人提出仲裁申请所依据的事实、理由,主要指当事人之间的真实的法律关系的事实,即申请人与被申请人之间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实际情况;

  当事人申请仲裁后,其所提出的仲裁请求是否合理,所依据的事实是否真实,理由是否正确,需要由仲裁委员会进一步确定,当事人提出仲裁申请时,只要提出具体仲裁请求和事实、理由即可。

  (三)、属于仲裁委员会的受理范围

  这包含属于仲裁委员会主管和管辖两层意思。

  1、属于仲裁委员会主管:当事人申请仲裁的争议是双方当事人约定可以提请仲裁委员会仲裁的争议,同时,必须属于仲裁法允许仲裁委员会主管范围的争议。

  2、属于仲裁委员会管辖:该受申请的仲裁委员会是当事人协议选定的仲裁委员会。

  上知识就是小编对相关法律问题进行的解答,申请仲裁的时效法律的规定的,适用相关规定,没有规定的适用民事诉讼时效的规定,而民事诉讼时效通常是三年。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帮助,读者可以到进行咨询,有专业的律师为你解答。

  温馨提示:

  《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婚姻法》《继承法》《民法通则》《收养法》《担保法》《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民法总则》同时废止。如果您涉及《民法典》规定的其他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