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

环境侵权责任归责原则

  环境侵权责任归责原则

  环境侵权的责任归责自上世纪末,法学家们就开始激烈讨论,因为它和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科技日益提升关系重大,可是高科技带给我们物资生活繁荣的时候,也给我们生活带来一些灾难,就像污染环境,破坏资源引发侵权行为,这是因为主体的特殊,还有因果关系的复杂还有证据的容易灭失,导致案件跟一般的民事的侵权案件不一样,环境的侵权通常是有很大社会危害性,还有间接性和复杂性以及多元参与性,缓慢性的特点的,所以解决这种案件的时候,适合的法律是有特殊要求的。

  侵权归责的原则说的是以什么依据来认定和追究这个侵权的人的民事责任的,是解决侵权的民事责任的基础问题,环境侵权的民事责任用的是过错还是无过错责任的原则,专家学者都是说法不一。

  《民法典》把环境的污染当做特殊的侵权行为而用这个无过错的责任原则,除民事基本法以外,环境保护基本法都规定这个无过错的责任原则,就像《环境保护法》41条第3款,就说了完全有不可抵挡的灾害,经过及时的合理的措施,而还是无法来避免造成的环境污染的,就不用承担责任,而《水污染防治法》55条3、4款就说水的污染损失是因为这个受害者的责任而引起的,那么这个排污的单位也不用承担责任,而这个《海洋环境保护法》43条也说了属于这些情况的,在及时的采取了合理的措施还是无法避免造成海洋环境的污染损害的,也不用承担责任,这些情况是:

  1、战争行为。

  2、无法避免的自然灾害。

  3、负责灯塔的,还有别的助航设备的,这些主管部门执行职责的疏忽,还有别的过失,安全是因为其他方故意,或者是过失的行为而造成污染损害的,就要其他方来承担这个赔偿的责任。

  《民法典》(2021.1.1生效)第一千二百二十九条【污染环境、破坏生态致损的侵权责任】因污染环境、破坏生态造成他人损害的,侵权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第一千二百三十条【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侵权举证责任】因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发生纠纷,行为人应当就法律规定的不承担责任或者减轻责任的情形及其行为与损害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承担举证责任。

  从这些环境的立法,跟造成环境有关的污染者所要承担的民事责任条件看来,环境污染的赔偿中,是污染环境从而造成的危害的,那么行为人主观上不管对错,还有在客观上不管有没违法,都得承担赔偿的责任,在环境污染的防治法律中,就已经有无过错的责任原则。

  而我们的自然资源保护法中,则是过错责任的原则,这个无过错责任仅仅是在有关的环境侵权的那些民事案件上才有效,而对理论突破发展和民事责任的制度、解决现代社会的新型侵权的新特点还有补充过错责任的这个缺陷,是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的,该原则来说,是在环境侵权的广泛应用,突出法律公平和价值,维护公众,还有社会利益,同时体现他比过错责任的原则对一切可能污染环境的侵权者更严格,而且这个原则在环境的民事侵权案件中一样可用,说明环境侵权的民事制度在完善,顺应国家的归责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