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班费如何计算
作为一名上班族,加班是非常常见的,而对于上班族来说,最关心的莫过于加班费的问题了,以下我们具体来了解下什么是加班费?加班费如何进行计算?国家关于加班费的规定有哪些呢?
首先,什么是加班费呢?
加班费也就是加班工资,指的是劳动者因工作需要在规定的工作时间之外继续从事生产劳动或工作所应当获得的报酬。
对于劳动者来说,这是用人单位对劳动者付出过量劳动的一种补偿。对于用人单位而言,通过支付加班费的方式,可以有效的控制用人单位肆意延长工作时间,对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起到了有效保护的作用。
其次,加班费的计算方式是怎样的?
根据我国劳动法的相关规定,正常的加班用人单位需要支付劳动者工资的150%作为劳动补偿,双休日加班需要支付200%,国家的法定工作日加班需要支付正常工资的300%。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所说的只是国家所规定的的加班费的比率,加班费的具体发放标准最关键的还是劳动者的工资基数。那么,加班工资的基数又怎样来确定呢?通常来说,劳动合同中如果对工资有约定的,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中所规定的工资标准来执行,就通常情况下而言,用人单位按月发放的工资中是不包含休息日的工资的,全年月平均计薪日为21.75天,计薪时数为174小时。
所以说,法定节假日加班工资=劳动者月工资基数÷21.75天×300%×劳动者加班天数。休息日加班工资等于劳动者月工资基数除以21.75天再乘上200%再乘上劳动者加班天数。工作日加班工资等于劳动者月工资基数除以174小时再乘上150%再乘上劳动者加班时长。
对于实行计件工资制度的用人单位来说,需要按照《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的相关规定,对于其劳动定额和计件单价进行公示,劳动者在按照劳动合同中的规定完成劳动定额之后,在非正常工作时间有超额完成的,应该按照规定支付加班费或者是支付延长工作的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