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

当事人犯罪中止还会刑罚吗?

  一、当事人犯罪中止还会刑罚吗?

  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对中止犯,是“应当”从宽,并且,从宽的内容也差异极大,中止犯至少可以得到减轻的待遇。中止行为本身不是犯罪,而是刑法所鼓励的行为;犯罪中止形态则是犯罪的状态,应当负刑事责任。换言之,中止行为之前的行为属于犯罪行为,是行为人应当负刑事责任的事实根据,中止行为本身属于刑法所鼓励的行为,是应当免除或者减轻处罚的根据。

  二、犯罪中止的特征是什么?

  1、行为人主观上具有中止犯罪的决意。行为人在客观上能够继续犯罪和实现犯罪结果的情况下,自动作出的不继续犯罪或不追求犯罪结果的选择。中止犯罪的主观原因,有的是惧怕受到刑罚的惩罚;有的是由于他人的劝说而改变了原来的犯罪意图;有的是良心发现,幡然悔悟,改变了自己的犯罪意图;有的则出于对被害人的怜悯,转而防止犯罪结果的出现。犯罪中止的主观原因,不影响犯罪中止的成立。

  2、行为人客观上实施了中止犯罪的行为。

  (1)中止行为是停止犯罪的行为,是使正在进行的犯罪中断的行为。(2)中止行为既可以作为的形式实施,也可以不作为的形式实施。

  (3)中止行为以不发生犯罪结果为成立条件,但这种结果,是行为人主观追求的和行为所必然导致的结果。

  3、犯罪中止必须发生在犯罪过程中,而不能发生在犯罪过程之外。这里的犯罪过程,包括预备犯罪的过程、实行犯罪的过程与犯罪结果发生的过程。不在这些过程之内实施的行为,不属于犯罪中止行为。

  4、犯罪中止必须是有效地停止了犯罪行为或者有效地避免了危害结果。

  综上所述,违法犯罪活动发生,如果当事人能够及时中止,这样不会造成严重后果的,往往不会追究刑事责任。中止犯罪要从主观和客观表现分析,当事人要有中止的行为并且主观意图也是这样才行。如果是被迫中止的,造成一定严重后果,法院依然会追究当事人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