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车肇事逃逸与酒驾哪个更严重
一、开车肇事逃逸与酒驾哪个更严重
交通肇事逃逸和醉驾哪种情况要严重要看具体情况:
1、如果交通肇事逃逸构成犯罪的,交通肇事逃逸和醉驾比,当然是交通肇事逃逸比醉驾更加严重;
2、如果交通肇事逃逸只是一般的违法,不构成犯罪的,醉驾行为更为严重。
酒驾的处罚主要是暂扣、吊销机动车驾驶证和罚款、拘留。交通肇事逃逸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肇事逃逸导致后果严重的,构成交通肇事罪,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零一条
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二、什么叫交通肇事逃逸行为
交通肇事逃逸是一种特别恶劣的交通违法行为,如果肇事逃逸致使伤者因未能得到及时的救助而死亡的,情节更加恶劣。因此,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要承担更为严厉的法律后果。还有一些肇事者报了警或者送伤者就医后离开,自认为已经履行了应尽的责任,但是他们不知道自己的行为仍属于逃逸,要承担法定的责任。
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条第一款规定,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停车,保护现场;造成人身伤亡的,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抢救受伤人员,并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以上规定显然赋予了肇事司机一定的义务,包括保护现场、抢救伤员、及时报警并接受处理等,如果不履行这些义务,就构成逃逸。
所谓逃避抢救义务是指在发生交通事故后,行为人没有履行保护现场、抢救伤员、迅速报案的义务;逃避法律追究则指行为人意图混淆责任认定,逃避承担法律责任等。由此,我们也可以得出,逃逸之构成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1)从主观上,行为人必须具有逃避抢救义务或逃避法律追究的主观故意;
(2)从客观上,必须有行为人逃离事故现场的行为。
在大部分逃逸的场合,行为人同时具有逃避抢救义务及逃避法律追究的双重故意,但在特定情况下,也可能存在只具有逃避法律追究的故意的情形,如肇事后,行为人将被害人送往医院抢救后,自行离开或者肇事后,行为人与医院联系后躲到一旁,待医护人员将被害人救走后离开现场。这种情况也会被认定为肇事逃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