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

如何合理处理医疗事故责任纠纷

  一、如何合理处理医疗事故责任纠纷

  1、协商。医患双方就赔偿问题进行协商,达成一致意见,双方签订协议书,可以办理公证或律师见证,并报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2、申请卫生行政部门处理。当事人应当提出书面申请,并在知道或应当知道身体健康受到损害之日起1年内提出。

  3、向人民法院起诉。

  法律依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十三条

  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发生或者发现医疗事故、可能引起医疗事故的医疗过失行为或者发生医疗事故争议的,应当立即向所在科室负责人报告,科室负责人应当及时向本医疗机构负责医疗服务质量监控的部门或者专(兼)职人员报告;负责医疗服务质量监控的部门或者专(兼)职人员接到报告后,应当立即进行调查、核实,将有关情况如实向本医疗机构的负责人报告,并向患者通报、解释。

  第十四条

  发生医疗事故的,医疗机构应当按照规定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发生下列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医疗机构应当在12小时内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一)导致患者死亡或者可能为二级以上的医疗事故;

  (二)导致3人以上人身损害后果;

  (三)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十五条

  发生或者发现医疗过失行为,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立即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或者减轻对患者身体健康的损害,防止损害扩大。

  二、医疗事故责任纠纷怎么认定

  小编提醒您,医疗事故责任纠纷认定:

  1、医疗事故的行为人必须有诊疗护理工作中的过失。

  2、必须是发生在诊疗护理工作中,也包括为此服务的后勤和管理。

  3、给病员造成危害的结果,必须符合法律规定,即“死亡、残废、组织器官损伤导致功能障碍的”,不及此程度,不能认定为医疗事故。

  4、危害行为和危害结果之间,必须有直接的因果关系,否则不能认定为医疗事故。如果在发生多因一果的情况下,必须具体分析各自原因与作用,慎重判定。

  5、医疗事故的行为人,必须是经过考核和卫生行政机关批准或承认,取得相应资格的各级各类卫生技术人员。因诊疗护理工作乃是群体性的活动,有时构成医疗事故的行为人,也可以是从事医疗管理、后勤服务等工作人员。

  三、医疗事故如何赔偿

  根据法律规定,医疗事故按照以下标准赔偿:

  1、医疗费:按照医疗事故对患者造成的人身损害进行治疗所发生的医疗费用计算;

  2、误工费:患者有固定收入的,按照本人因误工减少的固定收入计算;

  3、住院伙食补助费: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伙食补助标准计算;

  4、陪护费: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计算;

  5、残疾生活补助费:根据伤残等级,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费计算;

  6、残疾用具费:按照普及型器具的费用计算;

  7、丧葬费: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规定的丧葬费补助标准计算;

  8、被扶养人生活费:按照其户籍所在地或者居所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计算;

  9、交通费:按照患者实际必需的交通费用计算;

  10、住宿费: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住宿补助标准计算;

  11、精神损害抚慰金: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费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