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

网络造谣需承担何种法律责任

  一、网络造谣需承担何种法律责任

  网络造谣者要承担的责任有三种,分别是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刑事责任。

  具体如下:

  1、民事责任

  法律规定,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

  网络造谣,侵犯了公民的名誉权或法人的商誉,造谣者需要承担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及赔偿损失的民事责任。

  2、行政责任

  网络造谣,尚不构成犯罪的,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予以处罚。

  (1)造事实诽谤他人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2)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3)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4)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3、刑事责任

  网络造谣构成犯罪的,要追究刑事责任。

  其中可能触犯刑事罪名有很多,比如诽谤罪,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寻衅滋事罪,煽动分裂国家罪,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等。

  二、网络造谣诽谤的立案标准

  小编提醒您,网络造谣立案标准如下:

  1、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五百次以上的;

  2、造成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精神失常、自残、自杀等严重后果的;

  3、二年内曾因诽谤受过行政处罚,又诽谤他人的;

  4、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应当认定为相关法律规定的情节严重,予以立案追诉。

  三、网络造谣的管辖法院

  网络犯罪行为实施地、网络行为的目的地。刑事案件由犯罪地的人民法院管辖。如果由被告人居住地的人民法院审判更为适宜的,可以由被告人居住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刑事诉讼法》第二十五条

  刑事案件由犯罪地的人民法院管辖。如果由被告人居住地的人民法院审判更为适宜的,可以由被告人居住地的人民法院管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