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

现代融资理论的“融资定律”与我国上市公司融资偏好分析

  一、现代融资理论的“融资定律”与我国上市公司融资偏好分析

  自80年代末证券市场的成立,中国上市公司表现出对股权融资的浓厚兴趣,这背后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1、对比普通股融资、企业债券和银行借款的优缺点,从资金成本、公司控制权、财务风险等角度进行分析。

  2、通过差异分析探讨国际融资惯例与我国实际情况的出入,并明确指出我国上市公司为何偏好股权融资。

  3、探究了股权融资的成本问题以及股权融资对管理层的影响,深入理解股权融资能为公司管理层带来的资源和权力扩张。

  二、筹资方式的优缺点比较

  普通股融资有着无固定股利负担、增强信誉和风险较小等优点,但资金成本高、可能分散控制权的缺点不容忽视。

  企业债券筹资则因资金成本低、不分散控制权等优势被视作有利选项,但财务风险高、筹资数量限制等缺点也同样存在。

  银行借款的筹资费用较低,且有还款弹性,但风险同样不小。通过这些比较,我们可以看出不同筹资方式各有利弊,上市公司的选择往往基于对成本和风险的综合考量。

  三、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原因

  我国上市公司偏好股权融资的原因复杂多样。

  1、上市本身的信号作用在中国格外重要,企业上市被视为实力的象征。

  2、股权融资成本相对较低,尤其在2000年前,上市公司往往不发放股利,使得股权融资成本大幅降低。

  3、股权融资对管理层形成的是软约束,给予管理层相对更大的自由度。股权融资还能为公司带来大量资金,增强管理层资源和权力,扩大其寻租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