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

民事诉讼证人需要当面对质吗?

  一、民事诉讼证人需要当面对质吗?

  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出庭作证。有关单位的负责人应当支持证人作证。不能正确表达意思的人,不能作证。经人民法院通知,证人应当出庭作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人民法院许可,可以通过书面证言、视听传输技术或者视听资料等方式作证:

  1、因健康原因不能出庭的;

  2、因路途遥远,交通不便不能出庭的;

  3、因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不能出庭的;

  4、其他有正当理由不能出庭的。

  二、民事诉讼证人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1、证明的事实与其年龄、智力状况或者健康状况相适应。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53条,不能正确表达意志的人不能作为证人。待证事实与其年龄、智力状况或者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作为证人。

  2、证人能够客观陈述亲身感知的事实。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57条规定,出庭作证的证人应当客观陈述其亲身感知的事实。证人为聋哑人的,可以用其他表达方式作证。证人作证时,不得使用猜测、推断或者评论性的语言。

  三、民事诉讼证人出庭作证的程序是怎样的?

  1、应当在举证期限届满10日前提出申请,并经人民法院许可;

  2、人民法院准许的,在开庭审理前通知证人出庭作证,并告知其应当承担如实作证及作伪证的法律后果;

  3、证人出庭后、作证前,审判人员要告知其作证的权利和义务;

  4、审判人员和当事人可以对证人进行询问。证人不得旁听法庭审理;询问证人时,其他证人不得在场。人民法院认为有必要的,可以让证人进行对质。

  按照民事诉讼法规定,公民都有作证的义务,民事诉讼中的证人应该在庭审阶段出庭作证,如果因为健康等原因不能出庭的,证人应该采取书面、视频等方式表达意思。也就是说,民事诉讼证人需要当面对质吗,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原则是要证人当面对质。对于出庭作证的公民,法院也会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其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