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

民法典的公平原则有哪些规定,公平责任的适用条件

  一、民法典的公平原则有哪些规定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公平原则,合理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条【平等原则】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第五条【自愿原则】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第六条【公平原则】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公平原则,合理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第七条【诚信原则】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秉持诚实,恪守承诺。

  二、公平责任的适用条件

  1、一方必须有致人损害的行为或者是受益人。

  因为有致人损害的行为,才有可能适用公平责任原则。

  如果一方是受益人,那么,分担损失就是受益的代价。

  2、有实际发生的较严重的损害。

  损害包括财产损失和人身损害,这种损害必须达到严重程度,才可以适用公平责任救济。

  如何确定损害程度是否严重,并无统一的标准,由法官在个案中根据实际情况予以判断。

  如果只是较小的损失,则不需要通过法律救济,而由受害人自己承担损失,这并不违背公平理念。

  3、受害人的损失(损害)与行为人的行为有一定的因果关系。

  因果关系的存在,是行为人分担损失的正当性基础。

  当然,这种行为不一定是造成损失的唯一原因,损失也可能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4、双方当事人都没有过错,并且案件不能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

  具体适用时要注意公平责任与无过错责任的区别。

  公平责任原则只有在双方当事人均无过错的情况下才能适用,双方当事人都应当举证证明自己没有过错,法院应当对此予以认定。

  依据《民法典》的规定,从事民事法律活动时,当事人需要遵守的原则比较多,例如平等、自愿、公平、诚信等原则。

  公平原则是指双方当事人地位平等,合理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