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

三聚毒奶重出江湖责在质检

  2009年以来,一些地方查处了上海熊猫炼乳、陕西金桥乳粉、山东“绿赛尔”纯牛奶、辽宁“五洲大冰棍”雪糕、河北“香蕉果园棒冰”等多起乳品三聚氰胺超标案件。这些案件都是使用了2008年未被销毁的问题奶粉作为原料,生产乳制品,性质非常恶劣。为此全国食品安全整顿工作办公室在30日召开的2010年全国食品安全整顿工作视频会议上要求,要采取坚决果断措施,主动出击,彻底清查食品安全突出隐患。

  2008年因三鹿而起的三聚氰胺奶粉一时成为众矢之的,一大批三聚奶粉下架,一大批含有三聚氰胺奶粉的企业被通报,三鹿更是付出破产的沉重代价。全国消费者本以为三鹿的教训会让我们的一些乳制品企业有所收敛,有所教训,不说彻底确保产品质量,至少不再生产和销售三聚奶粉,不再生产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产品。然而让人想不到的是,少数企业不但销售含有三聚氰胺,而且还是销售以2008年下架本应销毁的三聚氰胺奶粉做原料的乳制品。大多数都会有个疑问,就是008年本应销毁的三聚氰胺奶粉为什么没有被销毁?为什么三聚毒奶又能够重新流入市场呢?

  首先,三聚毒奶在2008年没有全部销毁责任在质检部门。按照常理和惯例,被政府部门查处的假冒伪劣产品或非法产品需要销毁处理的一般都由政府部门公开当众销毁。换言之,2008年被社会唾骂的三聚毒奶被质检部门检验出来后,下架后,质检部门应该先是全部没收,然后公开当众销毁。如果2008年全国各地的质检部门都是按照这个程序和方式销毁三聚毒奶的话,那么久不可能出现三聚毒奶再现江湖,就不可能被作为原料加工成其他乳制品流入市场,毒害消费者。

  2008年,三聚毒奶问题是当时全国上下焦点问题中的焦点问题,不仅全国13亿双眼睛盯着三聚毒奶,而且外国几十亿双眼睛也盯着,在当时各地质检部门的一个头等工作就是查处三聚毒奶,销毁三聚毒奶。在这样的背景下,为多家企业的三聚毒奶能够逃避质检部门的查处,能够逃避质检部门的销毁处理,恐怕只有三种可能,一是当时质检部门根本就没有查出这批三聚毒奶。二是被查出的三聚毒奶当时质检部门有没有组织销毁。三是被质检部门查处没收本应销毁的三聚毒奶后,由于质检部门的内鬼与外勾结,导致三聚毒奶逃避销毁命运。究竟是哪个原因造成毒奶没销毁,当地的质检部门和相关企业必须说清楚,道明白,上级质检部门和纪检部门也应该快速介入调查,给公众一个满意的答案。

  其次,三聚毒奶之所以能够重新流入市场,责任也在质检部门。三聚毒奶事件发生后,国家已经废除了免检制度,任何食品都要通过检验后流入市场。为什么这些三聚毒奶经过检验后还能流入市场呢?原因不外乎两个,一个是质检部门没有对这批三聚毒奶进行检验。另一个是质检部门检查出了这批三聚毒奶,但让然让三聚毒奶流入市场。

  亡羊补牢未晚矣,当前各地质检部门应立刻行动起来,一是加大对食品的检验检测力度,二是对于查处三聚毒奶立即当众销毁,三是相关部门加大对生产三聚毒奶产品的企业惩处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