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

【招投标制度】三大疑问折射招投标制度漏洞

  三大疑问折射招投标制度漏洞

  合肥市招投标交易项目涵盖全市建设工程交易、政府采购、产权转让和土地转让等,每年项目交易总量高达几百个亿。

  最近一周来,记者发现共有七名该中心聘请的评估专家在庐阳区法院受审,理由是他们在去年7月的一次项目评估担任评委的过程中,涉嫌收受省城同一家电梯公司贿赂,7人涉嫌受贿的数额加起来达20余万元。

  都是被熟人“拉下水”?

  前天受审的孙伟敏是电机厂的一名工程师,其自称在前两年下岗了。据孙伟敏说,虽然是受聘于招投标中心,但却不是该中心的职工,不拿该中心一分钱工资,每次评标不过才200元的劳务费。

  在工资不高加上家庭经济一般的情况下,当有机会获得不义之财时,他不假思索地接受贿赂。

  但记者却发现,在七名接受贿赂的专家中,并非每位专家都家庭经济困难,他们中的不少人,都是该行业的权威,拥有很殷实的家庭。

  “我们都是被熟人拉下水的”,孙伟敏在法庭上交待。据了解,这次让他们七位专家落马的是合肥三个新建小区的电梯采购投标评估项目。

  “大家都是合肥电梯评估方面的专家,互相之间几乎都相识”。这次将孙伟敏拉下水的那位朋友也是电梯评估方面的专家,由于其与行贿人熟悉,在“熟人”的串联运作下,最终专家们纷纷被拉下水了。

  是谁泄漏“专家名单”?

  合肥市招投标中心的一位领导介绍,每次进行招投标项目竞标时,该中心会委托所在项目的专家来评估打分,为招投标项目进行评估打分的专家来自各行各业,目前该中心专家库里掌握有5000多位专家的资料。

  当记者谈起这次被审的七名专家时,合肥市招投标中心综合处的阚处长说:“每次评标前一天,我们中心由电脑从专家库中随机选中参评的专家,然后再语音通知入选的专家。”

  前天受审的孙伟敏是评标前一天下午才得知自己被抽选中的,但当天晚上,就有投标企业找上门来“攻关”了。他们的信息为何这么灵通?这些机密他们又是如何得知的呢?

  对此,法规处的胡处长感到很无奈:“按说,我们制定的制度已经够多的了。可能各行业都有一些类似于商业间谍之类的人物,他们专门负责打听联系这些专家,真是防不胜防。这说明制度上还是存在缺陷。”

  昨天受审的高某一语道破天机,“虽然我们评委都是头一天下午才被选中。但招投标中心专家库里电梯方面的专家不外乎就那么多人,合肥这个圈子太小了。只要被选中的专家中有一位与竞标企业联系,其他几位被选中的专家很快就会被查出来。利用一个晚上‘攻关’足够了。”

  “亡羊补牢”是否有用?

  实际上,作为合肥市的“大管家”,合肥招投标中心也十分清楚他们所管理的项目中很容易滋生腐败。

  为此,他们先后出台了《招投标业务工作程序》、《项目评审专家管理办法》等规定,有效实现了招投标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他们甚至还邀请只对监察局和市纪委负责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作为社会特邀监督员,对招投标项目实行全过程监督,增加招投标工作的透明度。

  “再完备的制度都有可能被不法分子钻空子。每年都会有十几位专家因为种种原因被“请”出专家库。”

  “尽管如此,像这次有七名专家涉嫌犯罪,这在招投标中心还是第一次,招标投标中心已亡羊补牢,加大预防评审专家犯罪的力度。”该中心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领导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