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

层层转包,建筑市场的“明规则”

  位于深圳盐田区深盐路梧桐山隧道到沙头角保税区之间的6座人行天桥,今年3月左右完成了翻新、重新铺设桥面,然而,半年来还没通过最后的验收,其中5座天桥的桥面不断出现胀包、破裂等质量问题,已进行多次修补,被市民斥为“豆腐渣”工程。按照深圳市交委东部交通运输局的说法,该翻新工程单位造价为每平方米400元,总造价在160万元左右,由深圳市路桥集团公司负责施工。而记者调查发现,该工程被层层转包,最后负责施工的是一家专业从事体育产业设施设计、生产、安装的工程公司,价格变成了每平方米115元,总工程款约为25万元。

  层层转包,就像一个法力无边的恶魔,时时依附在大大小小的建筑工程上,连施工者都直言“将来这趟火车通了,我可不敢坐”的23亿元铁路工程都被层层转包、违规分包给一家“冒牌”公司和几个“完全不懂建桥”甚至是厨子出身的包工头,这100多万的工程被层层转包,应该不是什么新鲜事了,我们不知道的是,每天,在我们祖国的建筑工地上,有多少的工程,正在被利益集团层层转包、分包?

  有层层转包,必有“豆腐渣”工程!在建筑领域,靠权力、关系、金钱承包建筑工程已成为公开的“秘密”。许多承包单位将项目转包出去,以至造成层层承包,层层剥皮,制造了一个个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的“豆腐渣工程”——比如某施工企业中标或接到工程后,收取一定的管理费后再分配给分公司或项目班子,就像剥玉米那样,再次分包,再经数层剥皮,最后一层的包工头就只能靠减少施工成本、偷工减料、以次充好了来赚钱了。工程几经转手层层剥皮,工程造价也逐级降低,这势必对工程质量带来影响,许多“豆腐渣工程”不都是如此“造就”的吗?

  而其中伴随而来的腐败,更让人不难理解现在的建筑物寿命为何会愈来愈短、恶性工程质量事故为何会频发。发生在去年的上海静安区胶州路728号大火,伤亡惨重。一场大火更烧出了层层转包的黑幕——失火大楼节能减排改造工程的总承包方为静安区建设总公司,分包方是上海佳艺建筑装饰工程公司。该项目从上至下经过了至少三层转包,而最终具体施工的工人有许多都是马路散工,绝大多数没有施工资质。

  此外,由于层层转包,建设工地的欠薪案件也是层出不穷,因为,农民工都是在小包工头手下打工,他们是“工程金字塔”的最底层,一旦承建商、包工头出现资金困难或携款逃跑,农民工就很容易被拖欠工资。

  层层转包,早就不是什么“潜规则”了,现在是中国建筑市场的“明规则”了,而一起又一起的层层转包事件,更令我们沮丧和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