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

阜阳船舶业现状尴尬

  风风火火的场景背后,却难掩阜阳船舶行业的尴尬现状:可实现年产值10亿元,落入本地企业的利润仅有1千万元左右。

  随着沙颍河的复航、行业协会的成立,阜阳船舶行业期待扬帆远航。

  生意红火却赚不到钱

  上世纪60年代,船舶行业在阜阳诞生,早期有阜阳造船厂和太和蓝驳造船厂2家。90年代,我市第一家民营性质船舶企业——太和中原船舶制造有限公司成立。

  近年来,随着长三角船舶产业梯度转移,特别是2000年后,阜阳船舶行业迎来黄金发展期。目前,我市已有船舶企业14家,年产值达10亿元,其产品远销山东、江苏、长三角地区,在中国的内河船舶市场有一定影响力。

  然而,巨大的产值却没能给阜阳带来应有的利润。在实现年产值10亿元的同时,阜阳的本土企业只能赚取1千万元左右的利润。

  “说出来令人难以置信,但一点都不夸张,这个行业的经济账很透明。”阜阳船舶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李乘风给记者算了笔账:行业年可生产400多艘船舶,平均每艘船赚取的利润却不足3万元。

  95%属来料加工业务

  产值如此之高,利润为何那么低?其主要原因就是,我市船舶行业的业务95%属来料加工型,赚取的只是加工费,大钱都被外商赚跑了。

  太和中原船舶制造有限公司,年产值可达亿元,在业内发展出众。然而,就算是这样的企业,仍没有摆脱原始的积累方式。

  据公司负责人介绍,这个时节是船舶制造的旺季,接到的订单很多,几乎所用的船台都被用上。造船主纷纷从外地把钢材等一些原料拉到船厂,船厂则依据要求找来工人加工。在这中间,船厂最后仅能落得出租场地费。

  “我们的企业有造成品船的能力,却不具备造成品船的实力。”李乘风解释,以打造一艘千吨级的船舶为例,其造价约200多万元,生产周期4-6个月。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大量资金进行周转,而我市多数船舶企业规模小,资金少,不能承担从采购材料到完成造船这一庞大工程,所以只能依靠别人来料我们加工的方式维持生计。

  “出售一艘成品船可赚20万元左右,而加工费只能赚3万元,眼看利润被人家拿走,很无奈。”李乘风说。

  现状不容乐观

  在水系发达的阜阳,船舶行业有着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照理说,经过多年积累应有较好的前进轨迹。但事实并非如此,多种因素制约下,阜阳船舶行业成长缓慢,发展水平长时期停留在一个层面。

  长期以来,船舶行业发展缺乏有效规划。在土地上,没能划定区域,造船企业只能依靠租赁土地,零散地分布在依河傍水之处,不能形成大规模的产业集群;在政策上,没有相关优惠可以提供帮助。

  从企业本身而言,与其他城市相比,我市船舶企业的品牌理念和管理模式跟不上现代船舶行业发展的步伐,专业化程度低,缺乏自己的品牌。据了解,目前我市船舶生产企业只能生产中小型散装船舶,像集装船、油船等技术稍高的产品,都没有能力生产。

  “再加上有部分企业,通过压低加工费用来进行不正当竞争,现状不容乐观。”李乘风如是说。

  迎来发展春天

  随着阜阳船闸本月11日试航成功,沉寂数十年沙颍河迎来复航。这对正处艰难时期的阜阳船舶行业来说,绝对是个重大的利好消息。